大家好,我是玖月🌼。
这两天午休期间,阅读《谁说我不可以:如何停止自我破坏》,明白了原来很多时候,真正限制我们的不是外界的困难,而是内心深处无意识的自我破坏行为。
一、那些习以为常的自我破坏行为
1. 完美主义陷阱
书中指出,很多人所谓的“追求完美”,本质上其实是害怕被否定、被批评。
这让我想起初次写公众号文章:每次发文前,我都会花大量时间反复修改排版、斟酌用词,甚至为了一个标题纠结两三个小时。长此以往让我不仅消耗了大量精力,还让我错失了最佳发布时机。
2. 过度讨好型人格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可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也有可能是个人性格原因……
以前的我也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曾经有朋友找我帮忙修改文案,我熬夜改了三遍,对方却连一句感谢都没有,后来甚至在背后和别人说“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提升技能了。”
3. 自我贬低式思维
当我们取得一点成绩时,总会下意识地将这一切归结于运气;而当我们遭遇挫折,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否定自己一切。
其实我也会时不时有这种想法。例如当我第一次发布的公众号文章获得了读者的好评,我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想着这是不是运气好的缘故;而当阅读量很低时,我就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里。
这种双重标准的思维模式,太容易摧毁我的自信心了。
二、停止自我攻击的两个实操方法
1. 记录小确幸
我现在养成了个新习惯,每天都会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当天的小确幸。
每天会随手记下那些让我开心的瞬间:吃到好吃的美食,收到一束花,完成今天所有的计划清单,副业做出一定成绩等。
2. 拥有边界感
面对不合理请求,勇敢拒绝:
感谢:“谢谢你信任我!”
表达难处:“但我这周手头的项目实在走不开。”
提供替代方案:“或许可以问问隔壁组的小李,他在这方面经验很丰富。”
再次致歉:“实在不好意思,希望别介意!”
写在最后:爱自己,是最硬核的成长
曾经的我,总觉得只有变得“足够好”,才配得上成功与认可。
但这本书教会我:真正的成长,始于停止自我破坏,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如果你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不妨翻开这本书。
停止自我破坏,从现在开始,你值得拥有闪闪发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