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之下,我们还能做什么

当世界安静的时候,真的很美

8月23日上午9点,13号台风“天鸽”摇身一变,成为“哥(鸽)斯拉”,53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正面登陆珠海—阳江一带沿海地区,狂风暴雨大作。好在,气象台一大早已经发出红色预警,政府发出防台风动员令,全市停工、停业、停市、停课,以此减少人们外出,避免人身伤害。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强台风“妮妲”,在我的一篇文章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突然想写点关于“妮妲”的东西。

昨天各大新闻媒体接连发出预警,20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妮妲”,即将光顾“珠三角”,并且极有可能直击珠海。随后,公司发出停工一天的通知。听到消息后,内心居然不是惧怕或惊恐,而是好奇。究其原因,大概是对于我这种,在内陆地区长大的人来说,没实际体验过超强台风,无法体会她的威力,更无法想象它所带来的灾难。

当我抱着快递包裹,经过出货平台时,一大片乌云已经占领整个工业园上空,蓄势待发。随之而来的是急切地雨点,不大,关键在于速度,因为紧接着的狂风会不甘示弱。出货平台上还有工人在忙碌着转移货物。我与好友眼看就要到达地下通道,就在拐角处,狂风瞬间肆虐起来,叉车上原本摆放整齐的纸箱,被吹倒,继而,一个接一个吹倒天空中,打着转转,逐渐缩小,飞离工人的视线。好友躲避在墙角尖叫,不敢继续行走。顿时,漫天的纸箱,纸板飞出,也会突然从后背袭击毫无防备的我们。

那一刻,确实感到害怕了。伴着狂风,终于回到宿舍,闪电、雷鸣、暴雨一时全都聚齐。

半小时后,风雨渐停,乌云散去,天空恢复明亮。然而,“妮妲”并没有来。

一个小时过后,依然风平浪静。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依然如此平静。听着窗外的动静,入睡。终于,凌晨三点,狂风暴雨,一时间袭来。楼宇之间有的只是风雨的咆哮,惹得便携车棚的电动车报警器此起彼伏的响起,本来有着“屋漏偏逢连阴雨”的经历,逢暴风雨之夜便是不眠之夜的我,更是无法入睡。手机不断接受到台风红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突然感受到了“妮妲”的强势来袭,心中不安。随后,不断用手机刷着关于台风的实时状况,得知已经登陆,且未造成重大灾难,才得以入睡两个小时。

躲在室内的人们自然无法体会这次台风的影响,好在这是一个网络时代,各种讯息及时发布。表面上的“完好无损”其实也受益于防御措施的及时与完备。房屋建筑物在不断的加强抵抗类似自然灾害的力度,台风来临之前,各团体通过预知的讯息,做好相关防护措施,转移低洼,房屋易受威胁地区居民,尽量减少灾难损失。

在大自然面前,毋庸置疑,人类是渺小的,也不知道哪一天大自然会突然发怒,回头想起刚开始“看热闹”的好奇心理是蛮可怕的,我们能做的是增加防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且行且珍惜。

显然,“天鸽”要比“妮妲”猛烈得多,当我再次经历强台风的时候,真切地感受到“不可抗力”的意思,也体会到前段时间九寨沟地震灾区遇难被困人们的感受。对未知的、凭借自身力量无法改变的灾难,我们内心充满恐惧、无助。

这个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做好预告,提前知道自然灾害的来临,以至于有足够的时间防护措施,转移到相对安全地带,避免正面接触灾难冲击;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谨记这类灾害的防护措施,各类基建具备基本的抗震抗灾防风能力,目前国内的房屋基建抗震、防风的能力也是在逐渐完善,比前些年还是好很多。最后,关于环境的破坏会激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是有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日益重要,切忌人为破坏生态原有面貌,正是,存在即是合理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平时住在杭州,也偶有台风来袭,不过毕竟杭州距离海边还远,最多也就经历一下狂风暴雨,出门不便罢了,也没有觉得台风是个...
    不得其门阅读 668评论 1 7
  • 市面上的瓜子多是西瓜子、葵瓜子,我独爱南瓜子。 在澡堂附近有一个小小的瓜子铺,和现在厂家的瓜子铺不同,这家瓜子铺是...
    赤水告之阅读 412评论 0 2
  • 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个超级无语的事情,我在自己的空间上更新一条动态,写的是单身狗一起来排队!本来也就是开个玩笑,结果一...
    黎巴嫩的香柏树阅读 183评论 0 0
  • 许博远感觉接受春易老的建议到第十区来开荒,建立自己的班底,然后狠狠的杀回神之领域给绕岸垂杨一点教训,将他踩在...
    安林园阅读 289评论 0 4
  • 风在吹,雪花在飘,每年轮回变换,都是同一幅场景。 每年这个时候,像固定的机械程序,漂泊在千里万里的人们,拖着厚厚的...
    鹤落阅读 239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