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想哭就哭出来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子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今年暑假是第二次远行。虽然去年已经有过一次经历,但对于一个年仅八岁的、一直在父母跟前长大的孩子来讲,离开父母十一天,还是会有担心、想念与不舍。

  到基地的第三天,老师发了各自的电话,儿子拿到电话就给我打电话,刚说了几句,就有些哽咽,然后抽泣,最后到放声大哭。为娘的在电话这边也已泪流满面。但还要装着很淡定地样子告诉他,很快就会回来,想哭就哭吧,把想念哭出来,我们想像让妈妈抱抱。孩子哭了一阵,然后不舍地挂了电话。挂完电话我在群里给带队老师说,让拥抱一下孩子,很快就会好起来。群里的家长也开始讨论关于男孩哭的情形,谁谁哭了,谁谁勇敢没哭,当妈的还好,想娃就说出来了,当爸爸的更多选择是忍着、压抑着,更多地想念埋藏在心理。面群里对于男孩子的哭,我与大家有着不同的见解。

  哭是一种情绪发泄,也是一种表达。传统观念中对于男孩子的要求总是:“男人有泪不轻弹,”“男子汉,流血不流泪”,“你是男人,不许哭”等等,各种世俗的观点,都让我们对于男孩子的养育中多几份坚硬,少几份柔和。是谁要求男孩有委屈不能哭,是谁要求男人就应该死扛。哭是人情感表达的多种形式之一,而且是正确的发泄方式之一。男人也是人,所以应该享受这个权力。

  哭与笑都是释放压力的自然而健康的过程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如此。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允许他们哭,允许他们通过哭的形式释放自己情感与压力。如果这种感情被压抑,不能得到正常的释放,孩子长大后面对各种压力的情况下,也很难选择以正确的方式释放,将所有的压力一个人扛着,即使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只会自己默默的承受,长此以往,会带来很大的身体与心理的不健康,从而影响家庭,影响生活。

  哭是孩子感受的一种表达,可能是喜悦,可能是幸福,可能是想念,而我们对于孩子的感受是要尊重的,接受的,他没有对错,只是感受而已。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感觉能够好起来。同时孩子也会学会接受别人的感受,如果不允许孩子哭,孩子的感受不被尊重和接受,那么孩子也会忽视别人的感受, 从而失去体会别人这种感受的能力。

  在一次课堂的丛林体验中,有四学员同时扮演孩子,其中两个面对扮演父母的学员的责备和训斥哭的唏哩哗啦,而另外两名孩子的扮演者则一直挺着很平的脸,但能看得出来内心憋着气。当导师把这四个孩子的扮演者叫到另一间屋子时,哭过的两名孩子扮演者马上拿起手边的水果吃起来了,而没有哭出来的两位则觉得心里堵得吃不下去。实践证明哭出来有利于身心健康。

  男孩,不仅需要侠骨,也需要柔情,更需要健康的身心灵。哭,只是情感发泄的一种形式,是感受的一种健康正常表达。学会正确的情绪发泄让孩子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学会正确的表达,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理解身边人的感受。男孩,想哭就哭吧!父母只需要给个肩膀,给个怀抱。

如果看完有共鸣,请点下面小心,让我知道你喜欢是对我最的的鼓励。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0,501评论 1 70
  • 83年,初中,青春期来了。一帮死党,又聚在了中学。 每个中国人、中国小孩,在内心深处,都有根深蒂固的“地盘”情结—...
    酣客生态阅读 547评论 0 8
  • 我常常幻想自己突然面对一个黑暗不见底的深渊,我在想这是不是就是和死亡一样的感觉,很恐惧,很焦虑,太多太多遗憾...
    未醒的猫阅读 1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