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垂死挣扎, 拒绝投降, 无奈的美国人给侵华天皇起了个“外号”

《菊与刀》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日军行军训练中,军官让每个士兵带上一壶水,但要求没有命令,任何人不能喝。

连续不停,他们走了五六十英里。士兵极其口渴,但演习训练的就是困难条件下的意志力。

军官一直不下休息喝水的命令,20多人因缺水中暑,5人因虚脱死亡。

残忍的军官们检查这些士兵的水壶,发现他们的水仍是满满的。

如果说这是个励志性的传说,出处细节不可考,那下面的故事可是确有历史记载。

日本自卫队

一个叫小野田宽郎的日本鬼子,随部队在菲律宾卢班岛与美国大兵打游击。他的军官撤退时让他留下,躲在丛林里继续打仗,“三四年后我会回来。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能投降,不能自杀。”军官对小野下令说。

结果,1年后日本就投降了,这个军官也没有去解救他。小野田宽郎就一直躲在丛林中,等待军官的命令。

从1944年一直藏到1974年,直到人们发现他,交由日本政府解救。小野坚持“没有命令,不出丛林”。

日方解救人员找到他的老军官,写下解除的命令,交给丛林中的小野,“历史的最后一个日本鬼子”才从丛林中走出投降。

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鬼子的服从精神。作为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

小野从丛林中走出

但这话是绝对的吗?

军官的命令必须绝对服从吗?

日本鬼子为啥能做到绝对服从?

飞春读传认为,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事,只有事件背后的逻辑因果是绝对的。日本鬼子的绝对服从是有原因的。

这里还有第三个故事。

电影《凯恩舰哗变》海报

1944年,美日海军大战。凯恩号潜艇的舰长奎格为人轻浮,刚愎自用,每天纠缠于士兵小问题,动不动就因草莓、冰激凌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惩罚军官和水兵。

但一有战事,他就躲到全舰最安全的地方,滥发指令。对友舰遭袭倾覆视而不见。

一次战事中,副舰长马里克带领官兵宣布了哗变。他们的依据是美国海军军规:

“在危急时刻,如果司令官出现疯癫或者精神不正常等状况,部队下属有权夺取司令官指挥权,指挥整个部队度过危机。”

这是赫尔曼·沃克在《凯恩号哗变》中记述的故事。

阵亡战场的士兵 配图

可见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但并不一定是盲目的执行命令。

但这对日本鬼子不适用。

美国大兵相信法律,日本鬼子相信天皇。这是两军最大的区别。

天皇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神。

“天皇的御旨对人们忠诚的感召力和强制力,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研究日本的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说。

日本军官给士兵下每一道命令,都有天皇大旗。每件事都是以报效天皇的名义进行的。所以日本士兵没有哗变的可能。只有牺牲自己,以死尽忠的极端例子。

20世纪20年代美国后备军官训练队

1945年7月,面对美国的轰炸和多次劝说,日本天皇裕仁仍拒绝投降。前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告诉总统杜鲁门,想让日本投降,关键是抓住天皇,并给他起了个外号:“蜂巢里的蜂王”。语气中透出无奈、愤怒和鄙视。

他们讨论后认为,通过武力制服让日军和平地放下武器,简直是天真的幻想。

研究了日本文化后,他们开始从天皇身上做工作。答应裕仁天皇战后“根据日本人民的意愿,决定是否保留天皇制度”。这实际上是给裕仁吃了个定心丸。

杜鲁门拿着裕仁的投降书

侵占一个国家后,经常会发生当地武装组织冒死偷袭侵略者的事件。但美国入驻日本后,没有遇到这样的袭击。

原因就在于,他们把“蜂王”先降服了。

天皇下令投降,日本举国当被征服者。心悦诚服。

鬼子投降

“早晨着陆时,自己还是手不离枪,中午我就把枪收起来了。傍晚时,我就悠哉悠哉地在街上闲逛,采购日用品了。”

一名美国随军记者说。

飞春读传∣一个专注历史名人传记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