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冷知识

介绍一些我自己了解到的历史冷知识吧

1、军师祭酒这个官职并不是因为郭嘉爱喝酒而叫“祭酒”的。

      军师祭酒这个官职最初确由曹操设立,第一任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郭嘉ー司空军师祭酒。但祭酒最早是一种礼节,在大飨(xiang三声)宴时,需要有一个长者(位高权重)面向南方酹(lei四声)酒祭神,然后大家才能开席吃饭。执行祭酒仪式的长者,也被人们称为祭酒了。后来,才演化为了一种官职。

2、圣旨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金黄色。

      在明清时,对五品及以上的官员用诰命授予圣旨,五品以下则用敕命。官衔级别不同,圣旨的颜色也不同。级别越高的官员,其圣旨的颜色种类也越多。

3、蔺相如没有做过赵国国相。

      据《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记载,蔺相如最大的官职是上卿。

4、关羽的兵器并不是青龙偃月刀。

      据考证,三国时代的刀为窄而直的刀。《三国志》中也记载:(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可见,矛和短刀才是当时将领该有的配置。而偃月刀是到宋朝时才出现的一种武器。

5、司马相如为了“追星”改名。

      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孩子好养活,给他起的原名其实为“犬子”。后来司马相如长大后,觉得这名字难登大雅之堂,加上他非常喜欢“蔺相如”,于是就给自己改名叫“司马相如”。

6、皇阿玛不叫“皇阿玛”。

    清朝时,皇子公主称自己的父皇其实为“汗阿玛”。“皇阿玛”的称呼其实是到清朝晚期满清政府被彻底汉化后才出现的叫法。

7、爸爸其实是“爷爷和哥哥”。

    按现代说法,我们问爸爸的父亲叫“爷爷”。而在唐朝,叫爸爸要叫“爷爷、阿爷或哥哥”,叫哥哥为“阿兄”,叫爷爷为“阿翁”。另外,其实“大人”也有爸爸的意思,所以你看电视剧中的那一声声的“狄大人”其实相当于一直在叫他“狄爸爸”哈哈哈。

8、“朕”不是皇帝。

    “朕”这一称呼最初不是只有皇帝专用的,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用于自称,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自称为“朕”。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下令只有皇帝才可以称“朕”。

9、和尚可以“吃酒喝肉”。

      和尚不能吃酒喝肉,一开始不是佛教要求的,而是佛教狂热爱好者梁武帝萧衍下诏禁止的,后来才慢慢变为佛教习惯。

10、中国版情人节其实为“上巳节”。

      虽然七夕和元宵都自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但实践上,中国的情人节为“上巳节”(三月初三)。在那天,男男女女可以相约出游,互赠芍药,以表心意。

11、“王八蛋”与“忘八端”。

      王八蛋的原句是“忘八端”,“忘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是做人之本,要是忘了八端,就等于没了原则底线。后世慢慢流传,不知道传到谁那,就把“忘八端”听成了“王八蛋”了。

12、和珅是个“美男子”。

    历史上的和珅其实是个大帅哥,而且武功高强,做过御前侍卫的那种。并且,和珅年轻时就通读“四书五经”,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理财能力也是一流的,帮助清朝国库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收支平衡”(当然,他自己贪的也不少)。外交能力也很出色,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率使团出使中国的时候,曾评价和珅“白皙而英俊,举止潇洒,谈笑风生,真具有大国宰相风度。”

唇红齿白的和珅/网图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2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7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96评论 1 3
  • 回这一趟老家,心里多了两个疙瘩。第一是堂姐现在谈了一个有妇之夫,在她的语言中感觉,她不打算跟他有太长远的计划,这让...
    安九阅读 3,58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