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21期,陈宏亮,坚持分享第65天。倒访975,观18,咨27,box8。
《爱孩子和要求孩子是两码事》
孩子犯错后被共情,或许真的能避免悲剧
哎,刚看见9月17号的一条新闻,三个男生打扑克被老师在教室外罚站,其中一位家长被老师叫了来,然后这位妈妈在教室外面当着其他同学的两个同学的面扇了孩子两耳光,孩子好像是高中吧,他个子也比妈妈还高,低着头若有所思,从那个地方跳下去死了。母亲估计现在悲痛欲绝,想死的心估计也有了。哎呀,分享这写到这里,小区里面一个孩子,一个是男孩子小学在大声的哭喊着,妈妈不知道是怎么了。
两件事情都有相似之处?这个哭的小男孩不知道为了什么,但是被打的这个男孩后面可能有我们更深层次的不理解,慢慢的当着别的孩子的面去扇自己孩子两耳光,丝毫不顾及他的面子,这种事情是第1次发生还是第2次发生,还是发生了很多次,以至于孩子在当时心态是崩溃的,是宁愿死也不想留在这个世界上。想想都令人心痛,一个孩子能陪伴这么大不容易,妈妈付出了很多,孩子也付出了很多,但结局如此估计谁也不能接受。我们都能接受孩子,从从小蹒跚学步到最后小学中学初中越到后好像关系越差,越来越疏远!但从所有的迹象大概我了解的迹象来说的话,很多的孩子爱父母,甚至远超过父母爱自己,我们有时候真的想过是爱孩子吗?我们的爱会带有很多的条件,很多的限制而导致孩子很痛苦,而我们还不自知,还认为孩子是没有达到!小区这个小男孩还是在痛哭,不知道是犯错了还是其他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和孩子发生矛盾,其实最早都是孩子先妥协的,但是家长的条件太苛刻或者太多或者太高,孩子总是无所无法达到,无法达到,次数多了之后就是放弃,放弃了就是以沉默对抗,而家长却对此毫无办法。我想那个跳楼的高中生或许和这个小男孩一样在哭,但他不如这个小男孩,幸运是因为他长大了,他没有办法通过哭来释放自己的心里的情绪,他或许这个情绪压抑在心里很久了,他只能通过离开这个世界,或许会更轻松更解脱,而这个小男孩通过哭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能逃离当下的这种痛苦。所以孩子哭的时候请让他哭,哭是孩子释放自己情绪的一种一个通道,如果被堵住,你不知道这个情绪最后会接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子。另外我们要反思一下,到底我们是爱孩子还是在要求孩子,这是两码事。爱孩子了才能有关系,有关系了才能合作合作才能成长,如果只是要求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爱,也就没关系没关系,谈何合作谈何成长!!!
人生真的很短,父母好好做的,能做的能做好的就是陪伴,提供给孩子一定的要求,温和而坚定的规则,温和的爱,坚定的规则并行,而不是只有规则,没有爱,只有要求,没有爱,那么孩子会何其的痛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需要陪伴的,是需要被爱的,而不是需要被要求的!刚生下来母乳喂养的时候,你会爱他呀呀,学语的时候你觉得可爱,蹒跚学步的时候你觉得可爱聪慧,上幼儿园的时候你觉得难过,上到小学的时候,你开始已开始要求上,到初中的时候你开始吃吗?上到高中的时候你可能开始动手了!爱就在这些一点一滴中慢慢的褪去了原本温和的暖暖的色彩,变成了冰冷的色彩!我们要把天使培育成魔鬼吗!!!不要让孩子在该享受爱的时候,该去享受生活的时候按下生命的停止键。很多东西都是积少成多,从无到有的,一旦这些事情负面的情绪在孩子那里积攒的多了,可能就会结出一种,我们也不知道叫什么果子的恶果,这个恶果最后还得父母来承受,还得家庭来承受,还得孩子来承受。父母的爱,给孩子多少都不算多。我们生而为人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