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从家乡考入安徽师大外语系,攻读俄语教育专业,感到新奇又兴奋。大学四年20个人寒窗苦读,没有一个同学舍得改专业,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开始学起,谁能理解我们对俄语教育专业的爱?
大家四年苦读的苦都吃下来,毕业却大部分都被迫改行了。除了考上硕士的两个同学,大部分也无法从事专业工作,虽然我们是最后一届师范生,不愁工作,但这种难堪终身难忘。回乡从事教师工作四年后,我终于考上统招硕士,在上海开始攻读中文硕士和博士学位。
但是我深信我们的同学谁也不会忘记,我们是学俄语教育出身的。
回望来时路,感谢大学四年苦读的思维训练和视野培养,让我们学会体验俄罗斯历史上像海一样深沉的苦难,从此不再畏惧任何困难。感谢四年同窗结下的友谊,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最好的兄弟姐妹。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每一次毕业都要去帮我找工作。感谢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的老师们不嫌弃我是转专业来学古文,容我十年时间默默打磨和转型研究。
大学毕业前夕看到国家招考政策,工作满三整年就可以考教育硕士,于是一边自考英语,一边准备中文考研。工作三年整就赶上了,考到华东师大外语系攻读英语教育硕士,考上统招,就放弃了申请教育硕士学位。
所以我的大学,硕士,博士都有一帮好兄弟姐妹,还有教育硕士阶段的同学。感谢命运的垂青,在生命的每一次转折关头,都让我做到了最好的选择,都没有辜负我的努力。也深深感谢我的家人和亲友,助我全力去圆梦和完成全部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