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真正聪明的读书人,是先拿到关键的钥匙,再去读书如山倒,因为这样能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少浪费时间和生命。
问1:什么是书?
答:我们都听过文以载“道”吧,也就是说书是文明的载体。也让我想到一句俗语:“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可见真正的经典书籍,记载的是文明,是真理,是传世之“道”。
然而这世界上的书,99%的都是垃圾。所以,要能做到不掉坑,首先你得能一眼识别那些垃圾出版物。避免在垃圾智力活动上浪费时间和精力。知识和智慧的积累,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
人的心智什么时候才成熟的呢?当它知道什么书是好书,什么书是垃圾智力活动产物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成熟。
其次,找到了真正有智慧的书之后,还要快速的弄明白,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到底在讲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来概括它。这样才算真正的理解了这本书。
问:读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答2:比如,我们平时走路,对于陌生的地方,一个我们从来没来过的地方,或者是一个虽然来过,但是地形复杂,总是记不住路的地方。
这时候,我们要找到并抵达目的地,通常有三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向别人问路,
第二个办法,是看地图来导航。
第三个最笨的办法,则是自己把所有的路都全部摸索着着走一遍,然后通过大量的试错,把正确的那条路找出来,从而抵达目的地。
实际上,向别人问路,也是地图导航的一种。也就是说啊,我们我们要走通一条路,通常只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靠地图导航,
一个是靠自己摸索试错把正确的路给试出来。
拿着地图走路,和靠自己的两条腿试路,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能更快更好的找到正确的路呢?
想必大家都会说,显然是拿着地图走路好。这个类比非常形象。
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要行路,我们的目的地是成功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
而且未来的人生,足够陌生,怎么更好的度过一生,这个事情也足够复杂。
我们进行一场如此陌生如此复杂的旅行,怎么才能抵达这个目的地呢?
只能依靠地图导航。
而书籍就是人生这条路的导航地图。
当我们阅读时,就是拿着地图走路,我们靠着这张地图,要走的是人生之路。
我们从书中领会到的道理,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人生就如同行路。
如果一个人,走过的路坎坷太多,生活总是不怎么顺利,很可能是因为他在走路的时候,没有看地图。
还有一些人,读了很多书还是活不明白,是因为拿的地图是错的。地方和路线都标注错了,人生的路显然是走不通的。
人生的路走不通了,有的人是换个活法,换条路,路走通了,他的人生之路也就顺利了。
有的人是不看地图,闭着眼睛走路,一条路走到黑,走到哪里失败到哪里,四处碰壁,也从来不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的人生导航系统出了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穷途末路。
在我们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会发现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人这一辈子,随便过过就行了,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这样的人通常都不会喜欢读书。他们还会觉得,书又不能吃,读书有什么用。这样的人,他们忙忙碌碌的过了一辈子,但是也是稀里糊涂迷迷糊糊的过了一辈子。因为这样的人,他的人生没有导航系统。
有的人则正好和前一种人相反,他们会这么想,我是一个人,我得先把人是怎么回事弄明白。我想过好自己的这一生,我得把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弄明白。
先建立导航系统,再明明白白的做人做事。这样就很容易抵达人生的目的地,成功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
怎么才能把人是怎么回事弄明白,怎么才能把世界是怎么回事弄明白呢?
这就需要多思考,多学习。
问3:那我们应该读哪些书呢?
答:我们应该读的,是那些真正把天下万物都弄明白的人,所写的书。
如果写书的人,自己都没把人生和宇宙的根本问题弄清楚,自己都活的稀里糊涂的,自己的路走的都是错的,读这样的人写的书,会把我们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去,做出错误的选择,也必然会导向失败的结果。
那些真正把天下万物都弄明白的人,我们称他们为圣贤。
他们写的书,也就是圣贤书,圣贤书,就是圣贤们为这个世界绘制的导航地图,我们掌握了这些地图,就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导航。(真人真言,妄人妄言)
问4:能否大致描述下圣人写的书是什么样的呢?什么又是真理呢?
答:天地是不会说话的,圣人们发现了天地的这些道理,把它们写出来了,这样的道理就是真理。也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最高法则和最高原理。圣贤们的学术,通过我们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一代代往下传承,这就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
那些绘制导航地图的圣贤们,他们把天下万物的奥秘和道理,压缩在书籍里,人们阅读圣贤书,则是通过解压缩,先还原出来一个真实的世界,然后再通过学习,最终掌握真实世界中的奥秘。
从这点看,书籍是人和真实自然之间的媒介,是沟通人和自然之间的媒介,是务实求真的媒介。每当我们开始阅读时,实际上就是在和自己之外的世界建立连接。
人的生存,离不开和外部世界的交流,因为世界太大,在感官所无法感知的范围之外,人对更大范围世界的感知,离不开书籍这个媒介。
由此来看,通过读书来获得知识和思想,获得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当我们阅读他人写的一本书时,实质上是通过别人铺好的路,走向了更大的世界,把自己延伸到了更远的世界。人延伸的越远越深,所能驾驭的资源才能越多,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和浩瀚的自然万物连接的越多,这股气越浩大。
人越无知,和世界的联系越弱,这股气也就越弱。庄子说,天下通于一气。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连接天地万物之后,与天地正气相通所产生结果。
更通俗的来说,读书是通过置入一套文化导航系统,赋予人一种和自然万物相连接的能力,改变了人的心智结构。不读书,是一个人,读了很多书,则会变成另一个人。
读书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心智,并驱动他去走向另一番人生。我们平时做事情,通过努力,可以把一件事做的更好。而通过读书,因为提高了我们的智力,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能做的更好。由此可见,读书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甚至可以说智力提高带来的变现是无穷无尽的,是无价的。
问5: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圣人们给我们留下的经典著作呢?
答:假设我们现在把所有的书籍都藏起来,世界上一本书都找不到了,我们的社会,就会突然丧失导航系统,就会乱作一团。
而我们要重新绘制这些导航地图,都得靠自己去拿脚,把整个世界全部走一遍才能了解,才能完成空间维度的测绘工作。因为万物是随着时间演化的,为了掌握万物演化的规律,完成了空间的测绘,还要完成在时间维度上的测绘,把所有的历史,都得穷尽一遍。
因为没有书了,要研究历史,只能靠自己通过考古挖坟才能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时间维度上的测绘。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了书籍,我们要为整个世界重绘地图,重建整个导航系统,还没等我们走完所有的角落,也还没挖完所有的坟,估计生命就要结束了。
因为世界太大,历史也太漫长。如果靠我们的脚来走的话,相对我们要完成的事情而言,我们的生命太短暂。
所以,我们要感谢历史上的圣贤们,为我们完成了绘制地图建立导航系统的工作,他们把路都铺好了,我们今天才能有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