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为2026年村“两委”换届蓄力

近日,2025年福建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文件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政策措施。其中,关于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大对农村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培训力度,为2026年村“两委”换届做好准备的部署,尤为引人关注。这一举措不仅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村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书记则是这一核心的关键人物。他们既是党的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因此,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福建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这既是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判。通过这一行动,可以及时发现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农村青年人才,为村“两委”换届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在后备干部的培养培训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注重政治素质的提升,也要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后备干部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锻炼,让后备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机制,确保后备干部能够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在选拔上,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真正把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在培养上,要根据后备干部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在管理上,要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在使用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把后备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锻炼成长。

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领会福建省委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工作,积极行动起来,为2026年村“两委”换届做好充分准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