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凭阑:冯正中的感发(诗评)

一晌凭阑:冯正中的感发


  叶先生在评说冯延巳的词特点时,着重与温飞卿、韦端己作比,称温词善于描绘客观的感官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码关系密切;韦词则赋予人直接、强烈的主观感动,而正中词兼之,谓“感情的意境”,这意境令诸人“感发”。

  “有感情的意境”约莫于“情景交融”,“感发”,冯词给人的感动、兴发,再确切便是,缠绵忠厚、盘旋郁结、深挚沉重、模糊朦胧的感动、兴发。

    冯延巳尤爱《鹊踏枝》一调: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 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五代: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五代: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李后主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是贪恋瞬间的欢愉,此刻的“一晌”却为长久,由朝入暮,独倚栏杆,梅雪万千易见,笙歌酒气易散,惟想见之人久久不见,希冀多情,终被无情误,征鸿无情、春山无情、事事无情,能奈何?“掩泪”“思量遍”……每首词都是独立并趋于完整的生命体,那词人的身世背景就是每首词的生命内核,冯延巳是为谁“掩泪思量遍”呢?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闲情新愁,忧心无方,为今日花入今日眼,即使生病消瘦也要喝酒,挣扎。为什么闲愁如“青芜”堤柳,年年春来还生?为什么叶老评冯延巳有“悲剧精神”?

    因为冯老一出生其运命与南唐国势紧密相连,是一个注定的悲剧。南唐是一个军事上软弱的,没有强大力量支撑的一个偏安的小国,经济相对较繁荣,人们追求极致享乐的成分居多。而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乱不断的时代,在后周等强大的诸侯国势力之下,南唐这样的小国,进不可攻,退不可守,迟早会亡国。冯正中偏出生在王侯将相之家,从小跟太子李璟一起长大,二人常在一起讨论诗词,有着深厚感情,当李璟登上皇位,他亦成为宰相,位居高位,所受悲剧冲击自是无可逃避,远超众人。

        孤立悬桥,满袖寒风,他为何不归?

        远远在地平线上模糊苍茫的丛林,新月初生,行人归家,他为何不归?

​​​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

旧时月色,遥寻梦子 ——怀念“痴人前不得说

記得那年沽酒,走馬人家 ——賞析张泌《酒泉子·紫陌青门》

来自专栏:

平林淡,故人来

共3篇

分享到

推荐阅读

《红楼梦》|从燃藜图到海棠春睡图,秦可卿为自己凹了一个人设

柳植森

《古文观止》里的10大金句,你真正的人生指南

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寡妇在河边看见个单身汉,按捺不住写首情诗,被古代文人奉为经典

美诗美文的世界

《红楼梦》|从谨小慎微到目无下尘,被捧杀的林妹妹

柳植森

A-level中文考纲中的诗篇赏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A加未来

才女写首和尚约会诗,仅20字令人浮想联翩,大诗人读完同情她丈夫

美诗美文的世界

你甩一甩衣袖,接住案板上的滚雷

亚洲学堂

李清照最经典的一首词,写得生动有趣,成为了宋词里的千古名篇

美诗美文的世界

美的历程·云课堂|《凭诗问道——文学魅力与文化精神》系列重磅推出

美的历程ArtWays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满山坡

第2导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