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丰子恺《渐》

丰之恺的《渐》与朱自清的《匆匆》被誉为议谈时间的“散文双璧”,自有其道理。

平淡洗练的语言把“渐”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陌生的事理通俗化,把难释的问题生活化,实属不易。

朝夕相见的父母,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却全不觉得;

钟的时针,是慢慢走动的,平常一看,却总觉得是“不动”的;

……

“渐”,因其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于是,很多人在这种误读的“不变”中适应了,逐渐的被生活所吞噬而不知,或者当生活有明显的“变”时,接受不了而反映强烈。

想起“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很多人读这个故事,都会嘲笑这只青蛙,认为它的死责任在它自己,笨死的。人不会像那只青蛙那样,事实是这样吗?

每天工作外的时间基本是看看电视,打打牌,逛逛街的有没有?

每天工作时基本是敷衍了事,能凑合就凑合,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的越多出事越多,看着时间上班、瞅着钟点下班的有没有?

每天上上网,打打游戏,聊聊天,睡睡觉的有没有?

此类种种,看似小事,但长此以往,会慢慢消磨我们的意志,削弱我们的战斗力,阻碍我们的成长与发展。这正如沉溺于逐渐升温的热水中的青蛙,等意识到了却已为时已晚。丰先生几十年前的担心不无道理。人一旦对生活适应了,这生活无论是安逸的还是忙碌的,无论是富裕的还是贫苦的,就意味着你已经是生活的牺牲品,如稍遇“重大变革”,就会无所适从,更无能力与别人去竞争,去比拼,结果,把一切归结为命运不济,世事弄人。

正如贪官的形成,开始偶尔贪一点,后来经常贪一点,再后来,经常贪,结果,经常贪多。自己在“渐”变,却无发觉,迷失于“渐”中,最终毁了自己。

可见,不充分认识“渐”的存在,不重视细微的变化,就看不到危险的存在,就做不到创新求变,承继发展,更做不到“变”时的从容应对。

少女慢慢变老成为老太婆,她不会有太多的情绪表达。可如果让少女一下子变成老太婆,她无论如何可能都很难接受。正如改革,有些必须狠下猛药,方能治得了病,可就有人接受不了,认为变化太大,在他们眼内,令可慢慢在水里无知的被煮死,也不能发现问题可以跳出获得新生。

这就是人的可怕思维方式,被“渐”迷惑了,沉溺其中,不知自拔,结果无所事事一生,也不愿,及早发现变化,找到问题,予以改进,争取成功。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修身以正,立业以能。

《渐》意大概如是而已。


这是以前写的一篇旧文,转发至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2月6日 本来今天就要到学校去的,学校临时通知老师可以再休息两天,再去学校。于是,我又多了两天的假期。...
    小灵仙子阅读 2,415评论 0 0
  • 静子_8891阅读 968评论 0 0
  • 在这样的午后,听着收音机里飘出的乐曲,等待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思绪散开,想起年少时,在爷爷奶奶那里,也是这...
    铭岚阅读 1,0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