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日晚上七点半,一家人散布在房子的不同位置,或闭目养神、或刷手机、玩乐高。这时有人意识到“吉时已到”,于是招呼大家:“开会啦!”
一时间,“时间长官”看表,“椅子总管”摆椅子,“书记”找纸笔,“主持人”翻抽屉找话筒。
很快,一家人就围坐在客厅里,手都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
根据“协商”和自荐,五岁的儿子这次担任主持人角色——因为不会写字,他只能选择书记之外的角色。主持人手握着话筒——一个黑色的小手电,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我首先感谢爸爸妈妈,辛苦地挣钱,为我们买吃的……”
儿子的感谢词,差不多每次都如此。但是我们三个大人依然保持着专注和严肃。
一轮感谢之后,孩子迫不及待地抛出了他关心的议题:想要个变形金刚。爸妈都猜到,白天孩子一定看到了某个变形金刚,与姥姥死磨硬泡,最终以例会讨论作为由停战——当然孩子记了大半天。
15分钟后,这一议题全家达成共识,并记录在案:变形金刚将作为本年度六一节礼物送给孩子,同时孩子将在未来几周内坚持上英语课。
……
每个团聚的周末,家里总要有20分钟留给“例会”。每次有固定板块,也有不固定的议题。最终书记要把决议念给大家听,再把记录贴在冰箱上。开开心心地,不止走完了过场,也定好了规则。
2.
开个“家庭会议”的想法,源于我的两个痛点:一是给四岁的孩子树立习惯和规矩,二是全家对家务和教育的关注度、意见不一致。比如每天起床到出门这段时间,孩子的不配合简直逼得我们鸡飞狗跳;到了洗漱、在线学习的时间,孩子玩出各自花招,令我寝食难安。更难过的是,我没法统一三个大人的意见,我的想法和尝试,时常招来老人和老公的反对。
就在这个阶段,我读了《正面管教》一书,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创建了家庭会议制度。通过这样一种沟通形式,家人之间平等交流、分享彼此的需求、讨论家务的解法,规定每个人的职责——而且,在欢笑的氛围中度过。
从第一次会议起,最把开会当回事的,正是当时4岁多的儿子。他就像使命感附身了一样,腰杆挺直、双膝并拢,表情严肃又认真。我们小心地就商量了起床的时间、出发时间。他甚至起立表态,自己会像大孩子一样让家长省心。
我听了这话,半信半疑,于是追问了个更理性的问题:需要什么帮助。
当然,后来的故事不是一步到位、称心如意。但有了第一次会议的经验,我们多少有了新的思路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3.
多数时间,我们把开会用于讨论事情,而有些时刻又让人特别动情。
去年春天,姥姥终于下决心去做白内障换晶体手术,需要住院一周。临行前的家庭会议上,姥姥小心翼翼地说了她对家里的担心,孩子当即表态“我一定很乖的,听妈妈话。我还要一起去看姥姥。”我和先生也宣布了一周的安排,请老人放心。
姥姥收下了我们的“誓言”,但忐忑却也没有放下半分。那一刻,我感觉到话语之外,有那么多没有表达出的心情,牵挂,爱。
姥姥的手术很成功,并在周五平安归来。最兴奋的莫过于一老一小。
在周末的例会上,第一个环节依旧是表达感谢。孩子说“我首先感谢爸爸妈妈,每天那么忙还要接送我、照顾我。我也特别感谢姥姥,姥姥都生病住院了,还老惦记着我,我其实也惦记着姥姥。”
此刻,只听“哇”的一声,姥姥掩面而泣。“扣扣,姥姥感动得想哭!……可是医生不叫我哭!……”
这一幕,后来我每次想到都很感动:认识我妈的三十多年来,何曾见过她这么动情?如果没有这个会议,估计难得有这样庄重又温情的时刻,让我们把爱说出口。
想到我儿子,我也满心骄傲:他能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当然是我的功劳——为他提供了土壤。
4.
对于家庭会议,孩子在意的是话语权和仪式感,爸爸在意的是早点结束,姥姥在意的是参与,我在意的是气氛和感觉。有尴尬和不同目的,同时火花和笑果是层出不穷。
当家庭会议到了第三次,你会发现孩子的要求特别多:大家的座位顺序,坐下时膝盖要并拢,发言前要举起右手,不可以两人同时说话。稍动脑子,就知道这些规矩和他在幼儿园的经历有关。在班里,他崇拜老师;而在家时,他终于可以享受一把“权威”的快感了。
他爸爸大概就是会议中的“捣蛋分子”,两人常常因为坐姿问题而呛呛起来。周末晚间,总是有球赛转播的,所以他的心不在焉简直显而易见。
几次会后,当我发现流于形式,父子互怼、跑题和笑场太多,而点子太少。我果断地在下一次会中,讨论了会议流程和分工。为了鼓励每个人参与,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头衔,承担各自的责任。比如记录的书记,组织会议的主持人,摆椅子的椅子总管,以及报时的时间长官——头衔大了点,这样才让人有荣耀感。
5.
有朋友听了家庭会议的做法,迟疑地说:”我家从没有这样正经地说过事儿,感觉怪怪的。”
我反问她,“那你家里都是不正经地说事吗?”
有个同事刚刚结婚,发喜糖时,我劝她及时建立家庭例会制度,可以先从家务分别开始,再制定年度和五年发展计划。以“过来人”的经验,毕竟蜜月期很关键,可以无痛建立起良好”管理机制“,有助于建立起健康的沟通机制。
当然,很多人欢笑着听了我的话,但不一定会行动。因为尝试新的方式,总是会感觉”怪怪的“。这种感觉就是不习惯,但不习惯的事不等于做不到或者不好。尝试和改变过程,本就十分有意义。
6
几年前,我们公司有位美国领导,带着他的妻子和七八个子女在中国生活了几年。每次公司举行家庭日活动时,我们都新奇地看着他的大家庭。
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家人分工明确,井井有条的样子。大一点的孩子抱着小妹妹,中间的孩子管理物品;做活动时,有人负责音乐,有人负责发礼物。总之,各负其责,欢乐又不忙乱。
怎么做到的?家长指派吗?当然不是。领导笑称,他是团队管理,孩子们商讨决定工作指责。
从《正面管教》书里看到,家庭会议是美国家庭(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常见的模式,不仅能帮到成长中的孩子建立起责任感,更能帮助忙碌的家长多些轻松、少些焦虑。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这还是一种新的沟通模式。不过,为了不焦虑的日子、更深的感情连接,我们值得尝试。
愿天每个人家,除了吃喝拉撒睡,还可以有新尝试,有感动,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