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阡陌》(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连载】《阡陌》目录


夜,静静地,没有月,也就看不出时辰。

远处一阵鸡鸣打破这夜的沉默。

一束烛光透窗而出,刺破长夜,复被沉夜所吞噬。

烛影下一个身影在动,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干练而娴熟,梭在手中来回穿行,不批一点一点的堆砌。

烛光映上她的脸庞,脸色很白,苍白的有些病态,没有血色。

她叫刘兰芝。

她七岁开始学做女红,十三岁学会织促,十四学会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詠诗书。此后便日日如此,单调的反复,她已经有些习惯于这样的生活。她现在也不太去考虑那个问题:我的生命难道就一直这样在两手间往复轮回?

对,轮回,究竟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就像花谢花开,夜夜重复,如何开始,又将如何结束?

就像生命的存在,它以何种方式开始,又要怎样的结束,这一切又如何感知理解?我又缘何想到了这些?

她初时织纺还会不时思考自己,思量自我。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年龄渐渐增长,已经慢慢习惯于鸡鸣而织,让夜的黑暗包围着自己,包围着一切。除了自己,一切都将无视或无法可视,她仅存的快乐就是在循环中享受布匹一点一点堆砌,而她也适应着生命随烛炬一点点的消逝,不知道这点光亮于夜能说明什么?

蜡烛在燃,突然烛光闪动,活泼的跳动了起来,一滴烛泪滑落。她起身挑了一下烛心,想着我于这暗夜星空是不如同这枚烛光。

挑完烛心,又继续织布,这可能是她现在仅有的幸福。

她一般会从丑寅交时起床纺织,直至辰时早餐后便会小憩,尔后准备午餐。及至午后,又开始她的织促工作,如有阳光明媚,她会同小姑子把纺车搬到阳光下工作,她觉得这样很惬意。

可是她现在不敢了。她在家庭的境遇出现了些问题,想到这又不自觉的想到了丈夫焦仲卿,尔后是丈夫的种种,昨夜温存夜浮上心头,映上脸颊,泛起丝丝红晕,有种不可言喻的别致美感。

她十七岁时嫁入焦家,初时还是被焦母看的顺眼的,因为她在娘家是出了名的乖巧懂事的,焦母夜未曾刁难过她。可是,不行总是不巧。一日早饭刚过,焦母不知怎么的来到厢房,或是想和儿媳聊聊,或是想吩咐什么。可焦母发现厢房无人,床帐却垂下,这让焦母有些不解,尔后一种莫名的兴奋上涌,继而感到一阵刺激,并伴有一些担心。焦母怕发现什么,又想发现些什么,但最后让她失望了,她只发现刘兰芝在床上躺着,鼻息一开一合,很安详的睡着,眉头舒展,脸颊生珠,煞是可爱。

这让焦母很失望,因失望而有些生气。焦母生气的突然有些不知所措,在厢房里来回徘徊了好一会儿,就奔床而去,直接接帐喊醒了刘兰芝。

刘兰芝绯红的双颊直接变得通红,直挺挺的从床上坐了起来,顿时傻眼了,全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突然那么大一声“起床”,把她直接从恬静的睡梦中硬生生的拉了回来。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婆婆这么狰狞的面目,那双直瞪瞪的眼睛,布有星点血丝,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从那之后她再未有白日小憩的习惯,也再未敢直视过自己的婆婆——焦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值六月,雨夜不能寐,信手翻书,复见孔雀,再读之,慨而生悲。欲提笔书前人所未语,录今人所未查。孔雀东南飞,凡字千七...
    东方丰月阅读 1,388评论 0 6
  • ※由于简书不能编辑文字颜色,所以台词不能以颜色区分了so sad,视觉上的体验不好 ※讲道理这个是5年前在高中的时...
    千山丶Kai阅读 792评论 0 4
  • 【连载】《阡陌》目录 【连载】《阡陌》(十二) 十七 当焦仲卿下了差回家,直奔厢房看妻子的时候,只见妻子直挺挺的躺...
    于昰阅读 327评论 0 1
  • 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历代医家对其均有...
    国奇脐疗阅读 2,275评论 0 0
  • 在地铁看MBA课程的时候,他说逻辑不好的人,对事实的推断总是不准确,容易造成生活不开心,我觉得说的很对,自己确实对...
    以为佚名是人名阅读 3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