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太多的“我以为”

        前段时间,接连两天因为“我以为”发生了两个小小的误会,让我有了一些感触。

        第一个误会是这样的:我一个朋友是做青少年培训的,准备组织一个暑假青少年沙漠夏令营。这一天她想约几个青少年到她公司给他们介绍这次活动,她就给我另外一个有过沙漠徒步经历的朋友发了个信息,邀请他来公司给这些青少年分享沙漠徒步的感悟。

        然后,因为一条信息,小小的误会就产生了。这条信息是“我想约几个孩子过来,你给他们讲讲沙漠的情况可以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这个沙漠徒步过的朋友“以为”信息里“约几个孩子过来”的“过来”是到他的工作室,而我做青少年培训的朋友她说的“约几个孩子过来”是约那几个孩子“过来”她的公司。不过她“以为”他明白。

        到了约定的时间,两个人都说人怎么还没到。然后再通过微信确认才知道误会了,然后去过沙漠的朋友急匆匆的打了一个摩的赶过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时我就在沙漠徒步朋友的工作室,经历了整个过程。晚上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还笑话他们两个人,没想到第二天我自己也经历了一次“我以为”的误会。

        就在头天沙漠徒步的朋友约了我们第二天一起吃晚饭。而刚好第二天我和那个做青少年培训的朋友从上午就一直在一起,下午我和沙漠徒步的朋友约吃饭地点和时间。约地点后发现我们去吃饭刚好会经过沙漠徒步的朋友所在的地方,然后我们约如何碰头时,又产生了误会。

        因为微信里朋友两句话,一句话“开车没有”,一句话“日臻,一会在香弥接我一起走”。我随意一看“我以为”要去接他,所以出发快到的时候和对方微信让他出来,结果发现又误会了。误会了去接他的地方。这一次换做青少年培训的朋友来笑话我了。

        因为这两件事接连发生,而且我们三个都是当事人,所以让我对“我以为”造成的误会有了深刻的感触。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这两件事只是小小的误会,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是给大家多了一些调侃的话题,然后大家一笑置之了。而生活中很多的“我以为”却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很多朋友因友谊在一起合作,“以为”朋友相交不要把合作的条款搞得那么清楚,否则太生分俩,最后却因为大家的“我以为”不同最后以绝交收场。

        很多恋人结婚时没有沟通清楚对于婚姻以及对方期待的“我以为”,最后因为大家对婚姻和对方期待的落空而选择离婚。

        很多父母用“我以为”的对孩子好,结果却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伤害。

        这样的例子是比比皆是。那如何减少“我以为”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呢?你可能会说,这太简单了。那就不要再“我以为”就可以了。殊不知“我以为”是消除不掉的。只要还有“我”,就有“我以为”。而且很多的“我以为”根本是在你的潜意识中,已经成为我们的强迫性重复。所以并不简单。

        然而也并不复杂,可以很简单。就是加强自我觉知,当你对自己有非常敏锐的自我觉知时,“我以为”的负面影响就会大大减少。很多时候只要你意识到了“我以为”,你就会跳出来,不是无意识的被“我以为”去操纵。而是主动选择如何运用“我以为”。此之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在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活动,竟然1个半小时直接脱销!虽然很累,但是真的不错,说明市场前景好。客户也很针对,很多家长...
    淡尽相思阅读 143评论 0 0
  • 1 问题提出 项目现在有775个用例,160个测试用例程序,ZCIP通过脚本UnitTest.sh执行用例程序,并...
    而立不惑之年阅读 2,543评论 0 0
  • 今天是第六天,是记录90天计划的第六天,也是学习游泳的第六天。 昨天学习到蛙泳的难点,今天继续练习,教练给出的建议...
    _七秒_阅读 189评论 0 1
  • 随着滴滴、摩拜的成功,共享经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能共享的产品越来越多,有共享充电宝、共享手机、共享雨伞,甚至...
    全能手阅读 5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