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我之前的简书账户丢失不见了。既然有微信直接登录的便利,那我就直接扫码吧,免去翻过头来再重新寻找旧帐号的麻烦。想起无论是刚才在五角场一家非常好吃的陕西面馆点菜还是骑共享单车回临时住所格林豪泰酒店都要通过微信这个平台,我实在是无法想象未来数十年腾讯的发展前景——即使不能保持高速成长性,它的护城河也已如此之深了。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摆脱不了它,只能任由自己越陷越深。
既然如此,这篇文章便成为了我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文章。一面是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怀疑,一面又有想把“自己的东西”记录下来的迫切心情,只好设为隐藏、偷偷摸摸写下来了。希望这些文章今后某一天都能派上用场吧。
[谨献给 家人和宝宝]
2021年2月23号上午,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踏上飞往上海的飞机。前两天的夜里,我第一次接触了歌舞剧《芝加哥》。
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部歌舞剧呀!最经典的Cell Block Tango从水滴、脚步、犯人犯嘀咕时手指轻敲牢门的节奏将观众以一种神秘的感觉带入女囚犯们的故事,六名囚犯齐唱“他自作自受”更霸气地展现了女孩子们对男性背叛的愤怒感,其毫无悬念地成为“最受欢迎地一曲”。其次,我喜欢When You're Good To Mama,印象最深的不是狱监莫顿妈妈的这首角色歌,而是其豪爽的鼓点。开着车听这首歌,我的双手会情不自禁地离开方向盘随着鼓点拍打——随机播放到这首歌的时候希望有鼓点的地方没有摄像头和转弯道。我们家宝宝则喜欢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歌中“the-gun the-gun the-gun the-gun the-gun”的魔性旋律也非常洗脑。总体来说每首歌都非常优秀,以一种欢快的节奏讽刺那个时代的芝加哥(其实现在也差不多)。
在飞机上时而听听Cell Block Tango,时而切换到When You're Good To Mama和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近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就这么被消磨掉了。当然,在飞机上我可没闲下来,除了应付硬塞过来的飞机餐以外,还制定了后几日的计划、写了一张A4纸的日志。在飞机场收到了可以转换一门专业选修课的转学分批准信——在复旦大学交换期间通过领域数据学的话就可以把学分当成DATA3U01换回母校。这下母校一共批准了3门课的学习申请。希望之后这两周他们还可以陆续通过两到三们课程。
落地,从浦东磁浮站凭机票购买了一张磁悬浮优惠票(优惠个啥!原价50,优惠价才40......真的razzle dazzle到我了),才十分钟就穿越了十几个站到达龙阳路。之后再转两次线,才抵达五角场。之后,一切在飞机上想好的工作按顺序铺开——入住临时酒店、寻找长租公寓、报道、办理校园卡、签公寓合同......现在才是来到上海的第二天,一切都那么有条不紊、时刻准备着新学期的到来。
耳机里放着“芝加哥”,我晃晃荡荡来到了上海。
其实,心还在广州。
2021年2月24日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