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大江东去》,直接就打开了《民企江湖》,没想到前后衔接的如此之顺利,哪里是宣传中所说的姊妹篇呀,简直就是一套书,猜想是作者怕《大江东去》篇幅太长,索性就独立成本了,不过作为读者的我,更觉得把《民企江湖(上下)》列为《大江东去(4)》最为合适,这样,无论时间、还是行文逻辑、人物关系都能行云流水的自然过渡,将描述的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拓展至三十年,故事衔接更加的完美。
《民企江湖》仍旧延续的是《大江东去》的故事框架,以时间为数轴,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桩桩故事,让干巴巴的框架变得逐渐的丰润起来。其中可以看到很多人物的性格转变,细想起来,本不是人物性格的转变,而是作者着笔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把不曾呈现给我们的每一个任务的另一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比如杨巡、杨逦、申宝田、宋运辉等,在一九九八年的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后,更多更为复杂的因素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作者将国企、集体经济作为背景,把民企放在了舞台的前侧,着实是有一份考虑的,从民企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进步,看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看中国逐渐的从一锅粥的乱想竞争转化为重视规则的重要性。可以说,在市场化过程中,民企的发展和壮大至关重要,他们推动着市场经济规则的逐渐的规范化和正规化,是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助推器。
从仿制到创新,这步路走的太艰辛
从柳钧刚下飞机那一刻起,就给人一种另一个“宋运辉”的感觉,他的路将走的不会平坦。在制造技术要求精益求精的德国留学归来,阴错阳差的担起了本书技术创新领头羊的职责,柳钧在技术创新上抱着理想主义的姿态,然而在诸多企业争夺市场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会被这些企业千方百计的窃取来,进行仿制,争夺市场的占有额,在没有产权保护、质量体系认证等标准的约束下,这样的状况是对像柳钧这样的对技术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创新和技术研发,在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是吃力不讨好,投入资金得不到回报的事情,所以,对一心搞研发的柳钧来说,刚回到中国便吃了一记闷棍,然后付出了一个手指的代价,然而这样的代价并没有打消他争取产权保护的意志,想法设法的保护自己和团队的成果,逐渐从偌大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获得了认可,并逐渐走向强大。
从本土走向世界,企业转变的不只是思路
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企业跨越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更多未知的挑战,中国从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但实实在在的开始站在国际舞台上,在同一国际标准和规则下进行竞争,则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本书只用一大段文字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是加入世贸后对资本市场和出口加工市场或许带来的影响,但深层次的解读并没有呈现。通过2001年这个门槛,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开始从着重本土或被动或主动的转向世界市场,然而,中国企业习惯了闭塞的国内市场,也习惯了按照自有的市场规则开展竞争,突然要面临国际市场规则来发展,多少会有些不适应,首先是对技术创新态度的问题,再者是对国际市场发展的认知问题,工作的思路开始有所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思路的变化仅仅是一个开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不仅仅是适应世界市场的过程,而是不断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并极力的去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规则,也就是所谓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为长远。
在经济的大潮中翻滚,没有永远的胜者
钱宏明是本书中的一个新角色,也是代表着在下海的弄潮儿当中的典型代表。靠着不断的努力和拼搏以及几分胆魄的冒险,他从贫苦的境地逐渐走向小康,并变得逐渐富足。然而,在资本运营的风口浪尖上,本身就是一次莫大的冒险,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资本市场上,经历就像过山车一样,不要因为一时的高收益而迷失了自己,而钱宏明在资本的浪潮中膨胀了,迷失了,最后被侵蚀了生命,当一躯生命像落叶一样飘下,留下了伤痛累累的家庭和伤心的朋友,不可谓不悲,引发我们的深思。
《大江东去》和《民企江湖》完整的还原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峥嵘岁月,鲜活的人物形象,史诗般的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完整无余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大家在看书的同时,体会到这三十年的坎坷与不易、奋发与激情、慨叹与无奈,如果有时间,就来看看着三十年的大江大河和风云峥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