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初读太祖的选集,铺面而来的是一种接地气的感觉,就是你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东西,太祖搬来揉碎去说。

我党建党之初太难了,四面都是军阀,胳膊一个比一个粗,而我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变得壮大起来的

太祖在湖南的农民运动中写到,我们为什么能在军阀林立的湘赣鄂立足,能够有那么一个红色的小点,然后生生不息,发展的越来越大。

第一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帝国主义与买半豪绅阶级相互扶持各自的势力,白色政权相互打仗,分裂,所以便给了一种条件在白色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第二则是在湖南,四川,云南,广东等这些地方,都接受过新文化的洗礼。当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以后,解散湘军,大量有文化有见识得年轻人回到家乡,参与湖南的建设。

湖南成为近代新文化最活跃的地方之一,所以能够让红色在这里更坚定持久的存在下去,而那些毫无接受过民主的政治训练的地方则是很难坚持下去,比如山西的阎老西,因为很少接触民主的洗礼,所以红色政权很难坚持下去。

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能否长期的发展下去,则在于全国革命形式是否向前发现的这一条件。全国革命形式向前发展,则小块红色区域长期存在,必然没有疑义。而且还能作为取得全国政权重要力量中的一只。

全国革命如果不向前发展,而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停顿,则小块红色区域是不能长期存在的,现在中国革命形式是跟着国内买半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继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向前发展。

我们的太祖一语中的,力量弱小的时候,不去出头,利用各方势力相互怀疑,相互斗争的机会迅速发展。

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在此基础上默默地积蓄力量,一点点,只要整体上中国革命是向前的,那么毫无疑问我们是一定会发展壮大的。

能够在群众林立的环境中,抓住那么一丝的生存机会,然后迅速扎根下来,然后在趁势而为,不与趋势作对,默默地积攒自己的力量,不断扩大自己的根据地,不断地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力量。

放到现在看都觉得这是一个多么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多么独到的见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