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到底是什么?

产品经理职位在国内兴起时间尚不长,作为一名中老年产品经理,刚入行时,被产品这个词弄昏了头。从业几年后,也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职位里面有产品两个字?

以往这个词更多的跟工业联系起来,当然如果把虚拟的互联网也看成是工业,而产品是这个组织生产的产出物,这样就好理解多了。精益创业,看板等方法不都是从汽车工业里继承过来的吗?

可是产品是产出物这句话等于没说。

工业产品和互联网“产品”形态完全不一样,互联网产品,需要有自己的定义。

1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一个人拿着手机坐在沙发上刷淘宝,我们可以说:他在看手机,也可以说:他在买东西。这两个说法都没有错。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一个人并不能只是坐在家里,动动眼睛和手指就完成购物。

手机APP可以让使用者进入第四维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线下的各类活动要求人们在场,比如放一场电影,你得坐在电影院。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站在出口,看清楚每一个和你一起看电影的人的脸。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现在,你打开爱奇艺,随时能看到你爱看的电影。你能看到有多少人和你同时在观看,但你不知道他们是谁。看了一半,有事离开,第二天可以接着看,这时又换了另一拨人和你一起观看。

互联网应用可以将现实空间剥离,还可以将使用时间切成片段。

2

我们以建筑来做类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建筑师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实体建筑,后续的运作与维护与设计师再无多大关系。是用来做酒店还是写字楼、一天打扫几次卫生、租金几号交,并不需要设计师提前设计,这些是利益相关者来决定的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产品经理交付的各类产品,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线下场景。比如电商平台,映射的是线下的商场;比如论坛,映射的是公告板。无论是真实环境还是在线上,这些活动背后的诉求被叫做需求。

使用者在使用这个建筑时,时间与空间不可剥离,人必须是在当时当地。而互联网产品不是,随时随地可用。

因此,可以说: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需求为目的,以信息为手段而封装的时间历程容器。

注意,不是时空,并没有空间,如果有,那就是屏幕上的按规则排列的界面。在这个载体上,相关方可以相互联结,没有人际交往的拘束,也可以扩大人的认知范围。

这些应用也不是为个人设计,而是为群体设计的。每个个体的使用时间都不一致,互联网可以让人们跨时段连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互联网产品的体验天然是有极限的,用户仅能通过视觉、听觉来交互,比如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声音,就算这些素材再逼真,也不可能突破形式本身的限制。现在,AR 和人工智能将这个极限推到了更远。

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产品的本质就是在组织信息,连接人和物,最终为人的需求服务。

互联网联结的事物越来越多,商业发展路径反映了这一点。首先是信息化、然后是社交、电商、O2O、到现在的物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供应链的角来讲,互联网可以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问题,但不能直接解决物流(物品的物理移动)的问题。比如点外卖,如果没有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这件事情是没有办法做到的。网上商城里下了单,如果没有工厂和物流,这个货也是不能到你的手里来的。

3

回到建筑的类比。

我们讲了,建筑的设计者与运营者可能并不是同一批人,运营可以与建筑本身脱离。

至于互联网产品,这两方面并不能脱离,因为他们封装在同一个载体之内。

而产品经理,是两个层面的设计者:一是抽象的规则层面,一个是具像的表现层面。

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不能随意打骂他人,开会时不能用手机…这些共识都在我们的脑子之内,是我们行事的前提。

而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完全按照逻辑行事。各种理所当然的社会规范和刚性的规则需要转化为逻辑语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实生活中理所当然之事,用逻辑来拆解的话会发现复杂无比,机器也并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前提。比如偶尔看新闻,一些大公司也会出现Bug,比如QQ,用户可以通过一些操作免费得到会员身份;拼多多可以无限领券等,这是逻辑执行出了问题。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事情并不太可能发生。

运作者设定的规则代表了运作者的主张,也被称为“业务需求”。与之相对的,还有用户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性能、负载能力等)。所有的需求拼起来像是不同角色在共同创作画作,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个生态,所有人在上面输入一些东西,也从生态里获得一些东西。

产品经理还原这幅画作不是用画笔,而是用信息和逻辑。所以产品经理需要随时能切换视角,权衡各方的利益,为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谁能决定了这个生态的兴衰?最终还是用户,他们是系统的第一驱动者,其他角色为他的需求来服务。比如电商平台的买家,小说网站的读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什么互联网领域容易形成一家独断的局面呢?因为C端网络效应。

互联网没有物理边界,传播速度很快,如果有竞争力,又有推广能力,会很快触达用户。而作为用户,选择成本非常低,无非是长按-删除,再搜索-下载。

一个APP用的人越多,用户受益越大,越难以脱离,而落后者的竟争成本变大。有些人不太想用微信,但是他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好友关系迁移到另外一个软件。

所以谁能获得并留住用户,谁就可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APP 是可以进化的,更新一个版本,成本并不高。手里掌握了用户,将用户迁移到新的业务上去,去满足用户其他维度的需求,是完全可行的。

而物理建筑不会随意改建,而使用用途的变更也没有那么容易,用户对物理建筑本身并没有依赖性。

从各方面看,建筑师和产品经理完全不能拿来做类比。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埋点是做什么的 2.如何进行埋点 3.埋点方案的设计 近期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担心我的答案会将一些天真烂漫的孩...
    lxg阅读 2,031评论 0 1
  • 每天进步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从开始只能写几句话、模仿别人的观点,到现...
    一个帅气的名字呀阅读 18,303评论 4 31
  •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Part1 人员 Ch1 · 关键角色及其职责 现代软件产品团队 产品经理:评估产品机...
    澄祯阅读 2,063评论 0 4
  • (稻盛哲学学习会)打卡第34天 姓名:张小爔 部门:业务部 组别:乐观一组 【知~学习】 诵读《活法》第三章 将释...
    Ivy张_1aa7阅读 168评论 0 0
  • 编辑器的区域分为四块,封面图、标题、正文、功能栏 基本功能主要是图片的选择与操作、文字的DIY 增值功能分为模板、...
    Hellvensing阅读 3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