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百鸟朝凤》快半个月,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说说影片中唢呐艺人所体现的“匠人精神”。
9月1日开学,前一天在家觉得坐四个小时的大巴车会很无聊,车上有没有无线网,于是很随意的下载了这部影片。没想到,这部影片让我有意外收获!
影片中,唢呐是对已故者的一种评价方式,办丧事时,道德平庸者吹两台,中等者四台,上等者八台,德高望重者才能吹“百鸟朝凤”。当然,影片中唢呐除了是一种人生评价,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也展现了更多不为大多数人日常所重视的东西。
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百鸟朝凤》:影片讲述的是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我想,影片除了展现这三种情感,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匠人精神”!
唢呐艺术,不止于娱乐,更让人钦佩的是艺人的培养、传统艺术的传承。
艺人的培养
游天鸣背负着父亲的理想拜焦三爷为师学艺,少年天鸣还不知道学习唢呐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鸣在河湾用师傅割来的芦苇秆吸水,浅绿色的水面上泛着白色的雾气,岸边的芦苇秆儿在微风中摇曳着,或许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天鸣用芦苇秆吸水并不是那么容易,第一天没有吸上来就回了家,师傅知道后把他碗里的饭刨去大半。第二天,天鸣暗自较劲,让自己必须吸上来再回家,那天刚好下了大雨,这场大雨,是不是上天也在为年少的天鸣这份执着和坚持喜极而泣呢!
吸水的芦苇秆也越来越长,少年也渐渐长大。坚实的基本功为后来的学艺之路奠定了最好的基础。
“唢呐离口不离手”这是天鸣对师傅的起誓,也是师傅的要求。天鸣也因为“心静”被师傅选中如愿以偿的学了《百鸟朝凤》。在天鸣从焦家班徒弟成了游家班班主后,尽管有时生存都成了问题,但他还是不能忘记答应了师傅要把无双镇的唢呐技艺担当下来!
艺人培养不止教授怎么利用技艺混口饭吃,怎么获取更多利益。焦三爷对天鸣的培养,是在教会人学会责任和担当,是在树立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传播着一种“匠人精神”。
任重而道远,在“洋乐器”为大多数人推崇时,天鸣也没有辜负对师父的起誓,这就是焦三爷培养艺人最成功的地方吧!
艺术的传承
记得高中政治书里在讲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时,这样表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我在想,如今的年轻人又该怎样区别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呢!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呢!
电影中,游家班渐渐接不到活,即便接到了,主人家也不会再给予焦三爷时期的尊重与酬谢。当唢呐成为人们认为的最古老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新形式”的拥趸!当一种技艺不能带给自己经济利益和本该有的尊严,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生存和生活低下头颅!
游家班分崩离析,唢呐在无双镇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天鸣接到的演奏唢呐的活儿,游家班却连人都凑不齐,焦三爷也拖着病体四处奔波找人表演,但找到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顺利演奏。
半途中“洋乐队”来了,重病的焦三爷救场用尽全力吹响《百鸟朝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顺着唢呐口流出来殷红的血让人顿生悲恸之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焦师傅用生命吹出来的一声声唢呐,何尝不是在诉说唢呐“不再得志”的哀情!
不管时唢呐文化兴盛的焦家班时期,还是唢呐文化日渐衰弱的游家班时期,都代表了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选择。
“洋乐器”的存在,是偶然,也是必然。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洋艺术该怎样存在,该怎样取舍,何尝不是该思索的问题呢?
影片最后,游天鸣在焦三爷墓前为师傅吹了《百鸟朝凤》,焦三爷吹了一辈子唢呐,做了一辈子匠人,现在也终于有人接过自己的唢呐,为自己吹一曲!只是这一曲悲鸣,悼念亡魂,为之动容!
曾看过一篇关于此片的影评,题目是“昆山玉碎唢呐鸣,凤去尽留是悲歌”,这一句,大概是对《百鸟朝凤》的最好概括了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