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想给儿子买一个新的保温杯,就在淘宝上搜了搜。哇,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价格也是高低不等,相差很大。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于是上网百度学习了一下,在此也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网上推荐如下:
看材质
经过这几年的宣传科普,大部分人都知道买保温杯时,材质要买标有304、316的,但这个标识并不是我们国内对食品级接触不锈钢的官方标识,而是产家可以自行进行印刷的。因此,很多即便标明了安全标识的保温杯也频频出问题,这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真正安全的不锈钢保温杯,根据我国标准需要符合: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简单来说,如果你要买不锈钢真空杯/厨具等,显示的执行标准是GB4806.9-2016就是安全的。
这个标识怎么看呢?有些会在杯身的产品标签上显示;如果没有在杯身上显示的,也可以向卖家提出要求查看质检报告或者其它证明。通常情况下,只要是符合标准的产品,卖家都会提供给消费者。
看密封性
买回来的保温杯,使用前可以先接入凉水,拧紧杯盖后将其倒置一分钟。如果有水流出来,说明其密封效果不好。密封性不好的水杯可能会烫伤孩子,保温效果也会差一些。
看工艺
保温杯杯口的旋塞或吸管,也是要参考的重要部分。材质是PP或者食用级硅胶以及PCT、PPSU的可以使用。PC塑料材质就可以放弃了,因为当温度超过100℃,PC材质就会释放双酚A,对身体有众多危害:内分泌失调、诱发性早熟,严重还会引发心脏肝脏类疾病。
看购买渠道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出事的保温杯,都是赠送的产品或者是小摊小贩上的便宜产品,质量根本没有保证。从不正规的途径购买,无疑是为安全和健康埋下隐患。孩子贴身使用且频率较高的东西,最好还是从商场或正规品牌商店购买。并不是大品牌就一定好,但品牌类的审查更加严格,安全度也会更高。一分价钱一分货,保温杯也是如此。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有些食物在保温杯里是不能长久存放的:
比如柠檬汁、酸梅汤等酸性饮品,会稀释出不锈钢内胆的重金属;
还有热牛奶,牛奶中的酸性物质与不锈钢会引起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反应,在高温下,牛奶微生物会加速繁殖,使牛奶加速腐坏盒变质,出现腹泻拉肚子的情况;
有些食物在保温杯里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爆炸,比如枸杞、红枣等,当气体多时保温杯内的压力升高,压力超过保温杯的承受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