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 术 法 能

资治通鉴解析:表面都是道德高大上,背后都是算计精准狠 【出处】《资治通鉴》第25卷 汉纪17 【原文】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因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译文】许县县丞年老耳聋,郡督邮禀告黄霸,打算将其斥逐不用。黄霸说:“许县县丞是个清廉官吏,虽然年老,但尚能下拜起立,送往迎来,只不过有些耳聋,又有什么妨碍!应好好帮助他,不要使贤能的人失望。”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频繁地变更重要官吏,会增加送旧迎新的费用,奸猾官吏也会借机藏匿档案记载,盗取财物。公私费用耗费过多,全要由百姓们承担。新换的官吏也未必贤能,或许是还不如原来的,就会徒然增加混乱。治理的方法,不过是去掉太不称职的官吏而已。” 【解析】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百度副总裁璩静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我主要考虑的是她能不能在她的岗位,及时给我交付结果。”相关言论引发网友热议,登上热搜。目前璩静已删除了相关视频。霸道总裁的人设,让百度冰冷的职场文化瞬间暴漏,口碑崩塌。璩静如果不是快离职了,要博眼球,蹭一波流量的话,这样的言论在中国这个环境土壤下是欠考虑的。因为职场从来都是表面的高尚和内心的算计想融合的。看看这一段通鉴,会让大家有更深的理解: 许县长已经年老耳聋了,作为他的顶头上司黄霸却不予辞退,理由很高大上,不能使贤者失望。给大家稳定的职场预期,得到上司的关怀以及体会到家的温暖。普通人看到这一层已经心满意足,但是却有人问黄霸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这个问的人没有说名字,应该是他的儿子,不然谁会直接公布自己内心的算法,去破坏自己的形象呢,权谋家只会对自己的孩子才能够敞开心扉,遇物则诲的教授管理之道。 一、黄霸不让老员工离职的算法是: 1、新员工培养要耗费成本 “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组织开除一个老员工其实隐性成本其实是很高的,比如新员工的招聘,试用,培训,真正能够熟练业务上手,其实是很大成本的,这还不包括不合适淘汰掉的人所消耗的。尤其是迎来送往搞接待工作,这个人际关系的能力,更不是短时间能够培养起来的。 2、交接的时候会跑冒滴漏 人员交接,就会有一个混乱的或是空白的时期,有些奸邪的人,就会趁着这个时期上下其手,破坏账本,盗窃财务,不断的谋取私利。关键的还有权力的更迭,会引发一些列的人事变动,有些人预感自己会可能也会牵连被新领导边缘化,就会产生末日情绪,趁机多捞多贪,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3、新员工有一定使用风险 根据博弈论的算法,老员工工作能力是经过考验没有问题的,而新员工是有可能行,也有可能不行。也就是具有50%的风险,而且谁干这些工作,也不会增加更多的收益。在没有收益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却要承担一半的风险,这个作为领导是不愿意的,没利益而冒风险的事没人干。 二、黄霸其实应该是有三层算法的: 1、公开的道德算法 公开的算法就是要尊重贤者,要把道德,感情等放在口头上,因为大多数底层看中的还是道德和人情,必须尊重底层的算法,不然被抨击就会成为常态。如果底层熟悉利益算法,他们早就上去了,也就不会是底层了,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照顾大多数。 2、私下的利益算法 私下的算法就是,利益算法,黄霸整体的就是,为国家为集体为百姓节省成本。其实任何组织最终的决策都是要靠利益的算法来衡量的,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有利益,当下的利益还是未来的利益,整体的利益还是局部的利益,确定的利益还是模糊的利益。 3、内心的私欲算法 为什么许县长身体不行了,领导还能找借口保护他。这么多年的和黄霸的上下级关系,绝对是对黄霸做到言听计从的,能够整体维护黄霸的利益的,黄霸对他的保护,也是做给其他的心腹或是下级看,你看看,只要跟着我混的,听话的,我都不会亏待他的。 三、许县长角度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1、领导眼里看重的是什么 在领导眼里,员工什么最重要?很多员工从来没有思考过这问题,总是想当然得以为只要自己有工作能力就绝对会受到重视,其实并非如此,有时候看重品德,有时候看关系,有时候看背景,有时候就是看着长得好看。极端一点的“千金买马骨”,就是为了传递一种重视人才的示范效应。 2、需要构建牢固核心关系 黄霸并不太看重许县长的工作能力,而是认为他是贤者,廉吏。为什么黄霸会这么认为他呢,这背后必然是领导对他的熟悉,必然是经常请示和汇报工作,如果领导根本不熟悉他,不进入视野,就这年老,早让他走人了,所以和上级构建起来牢固的核心关系,是能够抵抗各种毛病的。 3、少树敌且减少潜在对手 督邮就是做检查监督的,报告之后,也就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说明许县长是没有得罪这个人的。没有利益冲突。而且,许县长的下面,也没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有一个潜在要上位的人,天天各种跑官,可能许县长也不会稳坐,日常要少树敌,没有阻力,不培养或是搞掉对手。 经过上述权谋网的深度分析,大家其实就能够看出来,有些话能说,比如道德,感情;有些话不能说,比如利益,比如算法;有些事情做了,但是我们不知道,而这些事情确实决策的主要依据,但却永远不会摆在台面上让你知道,如比关系构建、利益输送。

--——

休假回来,难得清闲。跟夫人坐在阳台上闲聊,聊到孩子的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我结合段永平的“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的观点,聊聊职业发展的三重境界。第一境:把事情做对,靠谱当担把事情做对,关键在于“敬”字,要形成不断严苛追求,好了还想更好的工作态度,这是职业成功的基础。主管是能够感受到你的工作态度的,主管敢不敢把后背交给你,是决定你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主管只敢把后背交给那些不敷衍,全力以赴,最终能兜底、靠谱的人。这个态度,不是靠口号,是体现在平常一项项的工作的交付上的。交给你的任务,敷衍几次,就对你失去了信心了,其实你就失去了机会,最终敷衍了自己。及时跟主管对齐,为人简单一些,屏蔽掉一些杂念,摒弃“表演式努力”的虚耗,聚焦关键目标,不断学习,持续优化,不断反思进步。我记得,2019年在去瑞士的火车上,跟公司一个高级专家聊天,他提到:“我的压力主要来自总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来自追求卓越的压力。”余承东有次接受央视访谈的时候,也提到:“我一直很努力,但总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还能做得更好”,说到最后,眼角竟泛起了泪光。总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是这个境界的关键。这个境界追求工作高效和高质量交付,主要是跟自己较劲,也就是“见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职业的安全感基本能够具备了,因为你肯定已经是公司优秀员工了。第二境:做对的事情,不可或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能够持续帮助公司选择正确方向的人,肯定是公司不可或缺的。选择做什么很关键,选择不做什么更关键。想把事情做对,就需要有战略思维,以及系统思维,要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洞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到核心要素,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追求长期利益,而不短视。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取舍的关键是认知的与时俱进。阻碍我们认知发展的关键约束是惯性思维,有时候经验越多反而越不能成事。我经常开玩笑说,人要打破“我”的约束,学会"悟空"而行,加强对“空”境的理解,才能够打破自我樊笼,广泛吸收新的思想,从“无”到“有”,不断更新认知,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另外,敢于不断反思,否定自己,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段永平说:“发现错了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经常会明知不对,但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肯改,结果错误变得更大。”与时俱进,不断纠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真正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很少。华为每年搞组织和主管的自我批判,就是这个原理。到第二境的人,视角主要投向自身之外,洞察事务的规律,给出一个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见天地”。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不多,在企业中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人才,身居高位了。第三境:开拓新局面,自决命运第三境的人有多种表现,其中一种是在职业的某个领域进入“入道”境界,就是在这个领域上已经形成了极强的综合判断能力,产生了非常神奇的“直觉”能力,再难的事情,都感觉他们能够信手拈来,屡战屡胜,“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这方面有一些代表人物,比如段永平在投资领域,余承东在产品领域等。当然,在各个伟大的公司里面,都有一些三境牛人存在,这些牛人支撑起公司的长期发展,比如华为内部就有一些三境牛人,只是江湖不显而已。另外一种表现就更厉害了。他们能够以宏大的愿景,点燃并驾驭无数个体的力量,共同实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未来。他们有极高认知能力,窥见常人不可见之规律,不循常轨,思维不受束缚,能破旧立新。既能带领队伍开辟新局,更能定义未来战局,典型的代表就是任正非、乔布斯,马斯克、马云等。到这个境界的人,基本都是能自决命运,引领风骚了。要到这个境界,既要天赋异禀,也依赖时势发展,跟绝大多数人无关了。这个境界,我只能“窥见”,无法谈如何“达到”了。姑且定义为“见众生”吧。2025/10/8记录于深圳

——————

资治通鉴解析:表面都是道德高大上,背后都是算计精准狠 【出处】《资治通鉴》第25卷 汉纪17 【原文】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因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译文】许县县丞年老耳聋,郡督邮禀告黄霸,打算将其斥逐不用。黄霸说:“许县县丞是个清廉官吏,虽然年老,但尚能下拜起立,送往迎来,只不过有些耳聋,又有什么妨碍!应好好帮助他,不要使贤能的人失望。”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频繁地变更重要官吏,会增加送旧迎新的费用,奸猾官吏也会借机藏匿档案记载,盗取财物。公私费用耗费过多,全要由百姓们承担。新换的官吏也未必贤能,或许是还不如原来的,就会徒然增加混乱。治理的方法,不过是去掉太不称职的官吏而已。” 【解析】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百度副总裁璩静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我主要考虑的是她能不能在她的岗位,及时给我交付结果。”相关言论引发网友热议,登上热搜。目前璩静已删除了相关视频。霸道总裁的人设,让百度冰冷的职场文化瞬间暴漏,口碑崩塌。璩静如果不是快离职了,要博眼球,蹭一波流量的话,这样的言论在中国这个环境土壤下是欠考虑的。因为职场从来都是表面的高尚和内心的算计想融合的。看看这一段通鉴,会让大家有更深的理解: 许县长已经年老耳聋了,作为他的顶头上司黄霸却不予辞退,理由很高大上,不能使贤者失望。给大家稳定的职场预期,得到上司的关怀以及体会到家的温暖。普通人看到这一层已经心满意足,但是却有人问黄霸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这个问的人没有说名字,应该是他的儿子,不然谁会直接公布自己内心的算法,去破坏自己的形象呢,权谋家只会对自己的孩子才能够敞开心扉,遇物则诲的教授管理之道。 一、黄霸不让老员工离职的算法是: 1、新员工培养要耗费成本 “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组织开除一个老员工其实隐性成本其实是很高的,比如新员工的招聘,试用,培训,真正能够熟练业务上手,其实是很大成本的,这还不包括不合适淘汰掉的人所消耗的。尤其是迎来送往搞接待工作,这个人际关系的能力,更不是短时间能够培养起来的。 2、交接的时候会跑冒滴漏 人员交接,就会有一个混乱的或是空白的时期,有些奸邪的人,就会趁着这个时期上下其手,破坏账本,盗窃财务,不断的谋取私利。关键的还有权力的更迭,会引发一些列的人事变动,有些人预感自己会可能也会牵连被新领导边缘化,就会产生末日情绪,趁机多捞多贪,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3、新员工有一定使用风险 根据博弈论的算法,老员工工作能力是经过考验没有问题的,而新员工是有可能行,也有可能不行。也就是具有50%的风险,而且谁干这些工作,也不会增加更多的收益。在没有收益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却要承担一半的风险,这个作为领导是不愿意的,没利益而冒风险的事没人干。 二、黄霸其实应该是有三层算法的: 1、公开的道德算法 公开的算法就是要尊重贤者,要把道德,感情等放在口头上,因为大多数底层看中的还是道德和人情,必须尊重底层的算法,不然被抨击就会成为常态。如果底层熟悉利益算法,他们早就上去了,也就不会是底层了,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照顾大多数。 2、私下的利益算法 私下的算法就是,利益算法,黄霸整体的就是,为国家为集体为百姓节省成本。其实任何组织最终的决策都是要靠利益的算法来衡量的,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有利益,当下的利益还是未来的利益,整体的利益还是局部的利益,确定的利益还是模糊的利益。 3、内心的私欲算法 为什么许县长身体不行了,领导还能找借口保护他。这么多年的和黄霸的上下级关系,绝对是对黄霸做到言听计从的,能够整体维护黄霸的利益的,黄霸对他的保护,也是做给其他的心腹或是下级看,你看看,只要跟着我混的,听话的,我都不会亏待他的。 三、许县长角度得到的经验教训是: 1、领导眼里看重的是什么 在领导眼里,员工什么最重要?很多员工从来没有思考过这问题,总是想当然得以为只要自己有工作能力就绝对会受到重视,其实并非如此,有时候看重品德,有时候看关系,有时候看背景,有时候就是看着长得好看。极端一点的“千金买马骨”,就是为了传递一种重视人才的示范效应。 2、需要构建牢固核心关系 黄霸并不太看重许县长的工作能力,而是认为他是贤者,廉吏。为什么黄霸会这么认为他呢,这背后必然是领导对他的熟悉,必然是经常请示和汇报工作,如果领导根本不熟悉他,不进入视野,就这年老,早让他走人了,所以和上级构建起来牢固的核心关系,是能够抵抗各种毛病的。 3、少树敌且减少潜在对手 督邮就是做检查监督的,报告之后,也就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说明许县长是没有得罪这个人的。没有利益冲突。而且,许县长的下面,也没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有一个潜在要上位的人,天天各种跑官,可能许县长也不会稳坐,日常要少树敌,没有阻力,不培养或是搞掉对手。 经过上述权谋网的深度分析,大家其实就能够看出来,有些话能说,比如道德,感情;有些话不能说,比如利益,比如算法;有些事情做了,但是我们不知道,而这些事情确实决策的主要依据,但却永远不会摆在台面上让你知道,如比关系构建、利益输送。

普通人最怕三件事家贫而妻美(美不是关键),势弱而早慧(自以为聪明),钱多而无权(中国人压根仇富,嫌你有恨你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