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 彭慧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务主任皮特•韦斯伯格教授说,死亡率的大幅下降除了对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诱发因素的有效控制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病发时得到了更及时的救治。他说,“心脏病致死是可以预防的,如果你的身边有人心脏病发作,及时对他实施心肺复苏就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基本的救生技巧,是指心外按摩与人工呼吸的合并使用,是在患者停止呼吸甚至心跳,心脏失去功能的情况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脑细胞缺氧4至6分钟后就会受损,一旦超过6分钟,就会造成无法复原的脑损伤。如果在呼吸、心跳停止的早期即刻施行心肺复苏术,及时供氧,帮助身体恢复循环功能,则可有效提高生存机会。
以下是央视推出的公益片《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专业内容,请浏览以下2015年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
彭慧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医师考核分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联肛肠病专业委员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经肛直肠微创外科)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学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联盟医学专家会员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 审稿专家
【医疗特长】
主攻肛肠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盆底疾患、顽固性便秘、复杂性肛瘘、痔、肛裂及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