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很多格言,都被误读了。比如这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它的本意是,人如果不时刻提升自己的心性,培养道德,天地就会抽出时间来诛你,灭你,让你不得好死。
所以孔子才在他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说,从前的人啊,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啊,学习都是为了给别人看。
到底哪个方式好呢?
孔子自然赞同,人学习应该为己,而不是有其他念头,比如炫耀才华,用知识为自己谋取不该谋取的利益。
但孔子却主张,人为己为的圆满后,就可以出去做官,将君子雨露撒给他人,这就是利他。
【2】
从孔子的逻辑来看,为己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先搞定自己的道德感和判断力,然后再用道德感和判断力,去利润他人。
这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团伙的理想:以完美的人出现,然后利他人。
其实,这里已经出现了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先知道后,再去行动。
这当然不能责怪孔子。因为孔子把“学”的东西单一的定义为书本知识,学书本知识,不仅仅是得到知识,重要的是心性的提升。但它没有实践紧紧跟随。所以,孔子那里,知和行不可能合一。
于是古典儒家始终就是这种基调:注重自身的品德提升和修养,对实践较少关注。
【3】
直到南宋时期,一个叫陈澄的理学家,认为,人固然要为己,否则就会被天诛地灭。但人不能固守在知里,永远的知下去,心性这种东西很虚幻,有人认为自己稍有点道德,就毕业了。而有人则认为,死都不会毕业。
陈澄指出,要把知放到行动中,也就是说,你若想把自己搞好,就先要去搞别人。
由此,知行合一正式诞生。
【4】
但陈澄的知行合一,还是有问题。知到底是谁的知,是你自己的知,还是别人灌输给你的知。南宋后期,理学在权臣贾似道的推崇下,开始兴盛。就出现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天理的事实。
这一天理,当然被很多人认为是知,可这个知,并不是真的知。
明王朝中期,王阳明重提知行合一,它认为,知是良知,人为己,就是要为自己的良知负责,一个人如果不对自己的良知负责,那就要被天诛地灭。
【5】
同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也是中华人的世界观。在中国人看来,世界不是黑白那么简单,在黑白之间的最佳应该是灰,世界也不是要么天要么地那么简单,在天地之间,还有个人。
人参与天地的的运行,但不轻易改变天地。天地自动自发的运行,人也应该自动自发的运行,而这运行就是对自己良知负责。
【6】
从这八个字,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切事情的发生、高潮和结束,都有其自己的规律,作为人,尽量不要去干扰任何事的规律,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为己——提升自己的心性,为自己的良知负责。
除此,别无它念。
如果一个人总是想去改变别人和事情,那就是“为人”,其代价自然就是天诛地灭。
陆九渊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庸人就是孔子所谓的“今之学者为人”的那些人,而非庸人就是那些“古之学者为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