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朗读这两个字,似乎一直情有独钟。
朗朗乾坤,书声朗朗……充满正气和能量。
记得小学的语文课本上,正文的后面总是有一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时的我想,有感情地朗读,一定有它特别的意义吧。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去深究过。
但是,不知不觉间,便爱上了朗读。
特别是每当读到“闪光”的部分,总会情不自禁地再大声读一遍。
小时候的我,有时读一些文章,不明白。再读多几次,大声朗读出来,突然就懂了。于是也明白了古人说的“读书百变,其义自现”。
2
记得初中的一次语文课上,具体什么活动忘记了。我当时选了一篇讲屈原的文章,上去讲台读给大家听。
可是读着读着,我竟然把自己读哭了。我哽咽起来,再也读不下去。边读仿佛边看到一个瘦削的老者,挺立江畔,长啸疾书,投江而亡。
当时的我心潮汹涌,这是我上台前没有想到的。很明显同学和老师也没有想到。我回到自己的座位,故事没有讲完。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那以后一直印在我脑海。
现在想来,或许就是朗读的力量吧。读的内容和心底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触动。或许也是因为那一刻的专注,于是更能感知和共振。
那时,我就知道,文字是一种力量,朗读是一种力量,声音也是。
渐渐地,“朗读”似乎成了我的一部分。而当播音员成了我的一个梦想。
某天,学校有老师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成为校广播站的一员。我很愉快地答应了。我和一名学姐一起,每天在下午的课后到播音室打开机器,放点音乐,某个时间点朗读一篇文章之类的。
现在想来,当时做得不够好。我没有什么播音或栏目的概念,只是按照告知的去做。也没有去认真打造它。
后来高中,因为爱朗读,其实动过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念头。当时是提前批。但心里的“限制性信念”把我一下子打败了。变得不敢想,不敢奢望。一来觉得自己的才艺展示部分不行;二来,北京路途遥远,没人陪我去啊;三来感觉“提前批”到底不是正常路径,还是默默地准备6月的高考吧。
当年心底的小火苗扑闪了几下,就这样默默地熄灭了。
其实,或许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或许是天生的勇气指数,我们一些人知道有种东西叫“害怕”,“不可能”。于是,即使听到了心底的声音,了解自己的渴望。但是,习惯性地否定它,不给它滋养和支持,甚至自我打压。一有什么激动的想法出现,马上另一个声音又会跳出来说:算了,别想了,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压抑,渐渐地,也听不到自己真实的声音了,甚至也不敢再做梦了。
信心也一再地挫败。
可是,你若允许自己一次。允许自己听从心里的声音和渴望,放胆试一次。去做一次,行动一次,成就一次。
你会发现,心里的感受就会不同,信心会增加,会喜欢继续做梦。
而宇宙也喜欢你如此的正向感受,它会给你与之匹配的结果,甚至给你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宏伟。这样,一种正向的循环就开始了。
你要做的,只是跨出那一步。不要想太多。
这是若干年之后,我才明白的道理。
好在,当主播的梦想,在如今的时代,已然不再遥不可及。人人皆可为主播。人人皆可自由录制,传播自己的声音。
3
我很喜欢一些朗读的节目,比如《朗读者》《在春天读诗》等。作家们诗人们导演们演员们……他们用他们的声音和感情,去诠释自己或他人的文字。
每段文字,仿佛带上了他们的故事,而闪亮着。
余秋雨先生在《朗读者》里说,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有个词叫“书声琅琅”,所以朗读指的是一种极其美妙的天底下的声音。朗读是生命对于文本的全方位的贴近。
朗读也是一种打开自己的方式。
Natalie Goldberg 在《心灵旷野》一书里说,“朗读自己写的东西很重要。这是写作过程的一部分。……我说不上为什么,但仅仅是读出来这么一个简单的行为,就能让你释怀。别忘记这一点。相信我,它很管用。开始的时候,你也许会很畏惧。嗓音会颤抖,心脏会剧烈地跳动,连呼吸都会紧张。……朗读给了我们一次向别人公开的机会。”
我近来也开始在自己公众号的文章里,配上自己的朗读——把我的文字读给你听。
朗读之于我,是一种记忆;一种和文字的链接;一种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