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的第25篇笔记
混沌的线下交流会启迪我的思考,还没有停止。今天分享张衍铭同学的分享以及带给我的思考。
1、复杂来源于简单
▍张衍铭:数学中的分形理论、李善有教授讲的第一因、查理芒格讲的普世智慧,还有成甲的新书《好好学习》中讲的临界知识,都是在说一件事情,都是说复杂事情的来源于简单的事情,所有简单的事物基本都是相通的。打个比方,就是所有我们的知识就像是一颗大树。虽然大树的枝枝叶叶很多,但是他们都发端于原来的树根。因此,我们做事情要去找树根。
▍张衍铭:因此,运用到现在的工作中。我有两条推论:
做最小标准件。比如服装的最小标准件是衣服,或者未来只是一个袖子或者一颗扣子。我们就可以通过最小标准件实现未来服装的个性化定制。
无法做成标准件的,让它模具化。比如我们加工石头,无法做成最小标准件的,我们可以做模具,按照模具去生产产品。
▍王少博:中国的道德经,也在讲这个道理,“道生一,一生二........”
虽然张衍铭同学分享的内容剪短精悍,但是在启发大家的思考上,我觉得毫不逊色。
我当时就想到了,混沌在2016年6月请到的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的课程《第一性原理和创业》。他的课程我倒是听了,非常过瘾,可是对于这个“第一性原理”这个词汇,我却一直没有弄明白,后来专门百度百科了一下。
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的算法,习惯上称为第一性原理。
看到它的解释后,我也是瞬间崩溃。因为如果按照百科的解释,我还需要弄懂另外那么多陌生的词汇的含义。这哪里是一个词汇,这其实是一整套物理体系。后来,第一性原理这个词,好像就越来越火了。听了李善友教授用伊隆马斯克的创业思路举例,才明白了些许,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使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一层层的剥开事物的表象,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李善友教授说复杂的事物建立在简单的规则至上。
那么,复杂来源于简单,简单不断演化,就可以生成复杂性因此不能小看简单的道理。
张首晟教授讲到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已经迎来了知识的洪水,我们即将要被知识的洪水所淹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2 这个可以用到什么地方?
现在每天我们都会面对海量的信息,确实就如张首晟教授所说的那样,现在是知识的洪水。而且,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那些焦虑的成长者,又或者是为了刷存在感的人,往往还特别倾向于去学习那些复杂的知识和结构。但是另一方面却连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都践行不了。虽然懂得“日积月累”,却总想“一蹴而就”,总想迅速成功。
我认为最好的应对策略一,就是看看自己懂得的哪些概念或道理,它还能用到什么地方?这个不是我的原创,这个启发来自于李笑来老师。我从他的很多文字中,读到过这句话,并且也见识了老师的应用。
比如复利的概念,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利率基础上再叠加一遍。而这个真的就成为了很多人理解世界的一个障碍,并且一辈子都没有运用它。假设我们现在用1元进行投资,投资利率和年限按照下图来示意,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元在10%的投资利率下,8年能够实现翻倍;15%的利息下,5年能够实现翻倍,而最终在35%的利率下,2年就能够翻倍。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第八大奇迹,查理.芒格提出的普是智慧的第一条也是说理解复利。李笑来老师也一直强调复利的重要性。可见,复利不仅仅是在投资上能运用的。而复利的概念,还能用到什么地方呢?
在《好好学习》中,成甲对复利本质定义是:
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场景,都可以用复利的效应来解释。比如现在如果一个公众号的粉丝量比较大,它就会自然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如果一个餐厅的客人非常的多,它也自然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去就餐,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可以将复利的思维运用到个人成长上。比如,我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的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1.01的365次方是37.8,而如果我们不进步,那么1年的结果仍然是1。
用复利的思维去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享受到复利带给你的意外。
比如李笑来老师经常提起的概率论,二分法,你思考过它还可以用到那里吗?
如果你将原来知道的某个概念或者道理,思考过“它还能用在哪里?”,那么,你已经开始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用张首晟教授的话说,就是“高度抽象的能力
是抵御知识洪水的好办法。智慧在于汲取”
所以,还用张首晟教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真理的相似之处在于简单普世,要能用简单的原理对付复杂的环境。
别小看简单。
回复“魔力”,获得虚构故事的故事的笔记1篇《虚构故事的魔力》;
回复“体验”,获得科技或可以设计人类体验的笔记1篇《人类的体验可设计吗》
回复“意识”,获得科技发展境境遇笔记1篇《算法能带我们走出意识的海洋?》
如果你嫌麻烦,回复数字“1”“2”,未来简史笔记10篇笔记送给你
回复“意外”,查看上篇相关文章《物理上的接近,带给我的不可思议》。
黄丹读卷明心
财务 | 读书 | 思考 |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