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淘宝,再有微商,电商社群,每一波红利来到的时候,我们身边大多数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是先质疑观望,再到后面望洋兴叹,听着别人的创业故事,了解着红利趋势,这样的名词。
在一波又一波的潮流中跌跌荡荡,但终归很多人依然在观望的行列里观望,捂着自己的钱口袋,即使仅仅是看到别人推广项目的视频,图文,都仿佛自己口袋里的钱会跳出去一样。
一边在执着的固念,一边又渴望着赚钱发财,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两种极端的态度,在不断的拉扯,大多数普通人的心里和脑袋里都有两个小人,想要和害怕失去,最终很多人就在这种纠结和彷徨中终于失去。
眼见着抖音和快手也已经成了火了两年的趋势,再入局似乎很难,而这时视频号应势而为,成为了时下互联网时代又一波风口和红利,有的人又一个猛子跳了下去,也有的人还在观望着,每一次契机来临的时候,都如同大浪淘沙一般,会成就一批弄潮儿,奖赏他们的勇猛,也会淘炼出一部分金子,获得趋势下的红利。
更会又甩下一波人,站在岸上望洋兴叹。
不敢下海的心态,有的人说讨厌这种形式,有的人说我不会,更有人怕失去……
这世上所有的事都是从零开始,小孩子从不会走路到会走路,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有钱人也大部分都是从白手起家到拥有财富……变老也一样,是一点一点的累积,而自信这种东西只能自己给,就如同那句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
很多牛人说所有以前实体做的微博做的,抖音做的,淘宝做的,微信做的,都值得搬运到短视频上重做一次。不管是不是如此,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新的起跑线,一些普通人在这个红利初期的改变也印证了这点。
像张大弛,肖大业,Tina老师……这都是一些过去在视频赛道上没有过痕迹的人,但都已经在视频号的赛道上挖到了自己的一桶金。
有人说不喜欢做短视频,也不喜欢看,就如同我先前一样,是因为并不清楚这件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和好处。
过往做实体,微商,社群等创业的经验,让我知道流量是各行各业的销售卡点的时候,对流量的渴望,对流量问题的破解,成为了我后期寻求目标和方向的重中之重。
而一有人说短视频可能是普通人创业的机会时,在有了众多错过的经验之后,我选择迅猛地抓住它,投身其中。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从零粉丝不会拍视频,到现在一天能剪辑两三个视频,文案也越来越契合账号的定位。
为了账号的权重和关注,去关注他人的账号,帮助点赞,私信回关,所有的一切虽繁琐,但每一天在准备的其中输出倒逼了我的输入,我比先前更迅猛疯长。思考问题,理解力的刺激,在不断扩充,随着认知的提升,自己可掌控的能力越来越强。
忙碌之间,其中的一个账号已经通过认证,而在我认证之后的两三天,短视频就已经开始第三方介入认证,认证通过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只能说明短视频发展的越来越快,这种紧迫,迫使我更频繁的更新和迭代作品,想尽一切办法在年前冲黄V,是我的目标。
每天在公域流量中,因为作品会有人私信加友。
显而易见,这种流量的入口一但引爆,就会源源不断。视频号上所有的日活用户都有可能会刷到你。
而你的定位是否清晰?你的内容是否能精准的吸引到自己的受众群体……做视频号还真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做的,很多细节,譬如前期的冷启动,内容更新的速度,精准度,优质程度,点赞评论收藏转发的数据……粉丝私信之后,朋友圈的养护,社群的经营,能引发转化的实物产品和虚拟产品,售后服务……
想变现转化,赚到钱,这些事儿不是一个人能做的,庆幸自己总结过往的经验,加入的辣妈直升机项目,既有课程又有项目,又能给我们提供供应链的产品,有集结的团队为我们做粉丝的养护,转化,而我要做的就是成长之际,打造好自己的视频号IP内容。
一个人走不远,只有一群人才能把事做好,并且往前推进,如果你也想要流量,无论做实体,做副业,还是做主业,这一定是躲不过去的问题,就可以考虑进军视频号。
如果没有上述说的那些东西,或者是还残缺,就赶紧去找一个团队,用你的优势结合团队的优势,做互相的协助,在这个风口红利趋势的最初进入赛道,只有行动才有创造财富和转运的可能,而观望绝对不会。
想想我们曾经看过的那些转瞬而逝的东西,每一次机会也就3、5年,而这一波在风口之上的人,因为加入过潮流,所以会很容易的抓住下一波。
而一旦错过机会的人,就很容易成为重复错过的人。
人都是这样,你总要勇敢一次,才会有转机和转变。
你相信视频号是普通人的机会吗?
相信就快点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