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语言讲一下"类",自问自答:
1、为什么要有类?
之前的编程都是基于过程,最多就是把过程提取出来,形成函数,但一旦有大量的相似重复的数据时,不以数据为中心反而不好管理,比如需要用到很多学生、老师、工人,之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定义struct,但这样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而且不能处理学生、老师、工人的一些动作,只要涉及动作,就要定义函数。
于是把数据抽象化,提取出一些特征,就有了成员变量。此外,还可以对抽象的“类”定义动作,专属于它的动作,就有了成员函数。把成员函数和成员变量“包装”到一起,就形成了类。
2、类和对象有什么区别?
类是抽象的,对象是具体的。比如学生是一个类,抽象,泛指一种人,有很多特征和动作,比如姓名、学校,吃饭、上课。学生-小明,就是个具体的对象。
3、为什么需要私有、保护、公共?
成员函数和成员变量,都有着这三种属性。
私有,体现在封装上,有些成员只允许类自己访问,外界只能通过(唯一)定义的公共成员函数去访问,这样这些私有的成员如果不对劲了,问题肯定出在(唯一)定义的公共成员函数,一安全,二也好定位问题。
保护,体现在继承上,会有这样的需求:父类的某些成员允许子类访问,但不许外界访问,介于二者之间,产生了保护属性。
公共,不言而喻,定义一个类,目的还不是为了让人用......
4、为什么需要友元函数?
会有这样的需求:有时候,我就是不想通过对象去访问类里的成员,比如操作符频繁调用,比如存在多个自我中心(到底用哪个对象),于是需要一种可以不依赖对象,就能调用到类里的成员的方法。
友元函数一般有两个用处:运算符的重载、两个类之间共享数据(比例矩阵乘向量)。
由于会破环类的封装性,所以一般不用
成员函数有this指针,而友元函数没有this指针
友元函数是不能被继承的,就像父亲的朋友未必是儿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