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幽梦,十里柔情不是春

若不是那一天,院子里的清风拂过屋檐,我竟忘了,窗外已是阳光明媚的三月天。是鸟儿忘了叫醒我,还是昨夜的梦里太过兵荒马乱?我思忖着,抿了一口已经煮好的茶,思绪慢慢飘向了远方。

三月初的江南,大片的白梅盛开在运河岸边,许是太过静雅的缘故,竟是无人欣赏。夜幕中,本是停靠在岸边的画舫,也慢慢飘荡在湖面上,这是属于江南独有的风景,而我,只是江南的一个过客。

算了算日子,江南的三月初,于长安而言,想来快要花满枝桠了吧。于是,几日后的一个清晨,迎着江南乍暖还寒的一场雨,我终是回到了长安这个久居之地。

杜甫曾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春日的长安城,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热闹之象,除了争奇斗艳的百花,更有很多穿着汉服的美人,倒真是应了杜甫那句“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句子。只是,如今的长安城,自是不能与那时的大唐盛世相比。

我自是不喜热闹的,即便是赏花,也喜欢去人少的地方。不管是漫步花丛,还是在花丛中起舞,亦或者,只是静静地站着欣赏,都别有一番趣味。可若是繁花似锦之处,再多人流涌动,再美的风景,也都没了赏花的心情。

可这个季节的长安城,哪里还有清静之处,万花丛中穿梭的,除了蝴蝶和蜜蜂,还有姿态万千的美人和不同年龄的摄影师。我自只是一个过路人,被微风送来的粉腻味道撞了满怀,于是,只淡淡的看一眼,拂了香味,便转身离开。

此情此景,倒真是如一位古人所说: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如此看来,世人多是喜欢姹紫嫣红的春天的。我忽然有些明白了,为何人们总说“伤春悲秋”,原来不过是乐极生悲的结果而已。

虽说气温已经回升,可是昼夜温差却极大,每年倒春寒的时候,总是一天之内,便能把四季的温度都感受一遍。于是,可能白天穿着单衣,晚上便要裹着厚外套了,这便是长安,一个四季并不分明的城市。

楼顶有鸽子窃窃私语的声音,窗外的枝头也有小鸟唱歌的声音,我虽未出院子,可这窗外事,却也能猜到几分。然而,我却并无赏花的心情,不知是病了的缘故,还是害怕看遍了花开,便不想它凋零。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我忽然就想起了欧阳修的这句诗,然后想着,那个坐在秋千架上对花垂泪的姑娘,到底是在怨些什么呢?可我不是她,只能通过诗句,猜测着她的心思。

红颜,终究易逝,如这繁华至极的春,如那转瞬即逝的烟火,亦如那一场大梦,纵有万般柔情,可梦醒时分,一切都成了过往。

可是,也正因为春光短暂,所以那些花才用力的盛开;那些人,也极尽所能的想要留住春天最美好的样子。不管是惜花人还是赏花人,想来内心都是温柔的,即便到了最后百花落尽,可那份柔情,却一直都在。

庭前花开亦会落,心中无情是深情。我虽不是那个赏花之人,可百花的模样一直在我心中。春风十里柔情,梦醒处,便看着百花凋零,不是春处却似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