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美丽大统领发起的“解放加州”行动中,不但再一次飘起“美丽的风景线”,而且,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爆涌出无数真假难辨、驴象互踩的图片和视频。套用宋丹丹的话就是,那家伙,街上彩旗飘飘,网上假话横行——no lying,no freedom。
今天,美国洛杉矶的抗议活动已持续七天。总统与州长较劲,华盛顿和加州角力,遥相呼应的芝加哥、西雅图、旧金山、亚特兰大、华盛顿特区等多个大城市也加入战团。据报道,已经有几百人被捕。
但总统川普和州长纽森谁也没先眨眼。纽森胜在年富力强,58岁,正是当打之年,但要在垂垂老矣的民主党内脱颖而出,大概全拜这场“移民之战”的胜利了。川普呢,则强在牌多且大,经常不走寻常路。目前的局面是,双方互有攻防,相持不下。
如果说这是一局棋,那就暂时平局,或者说进入了僵局。如果说这是一场擂台赛,那双方得到的点数差不多。
棋盘上或者擂台上看得见的局面就这样了,那棋盘外或者擂台下暗戳戳之处又会出现啥状况呢?大家伙一定会想得到的——出幺蛾子嘛。
不过,时代不同了,“幺蛾子”也在迭代升级,借助AI的加持,以求混淆视听,抹黑对手,抬高己方的道德海拔。跟美国近年来的一些大规模抗议活动一样,在这次加州冲突中,虚假信息再次充斥社交媒体,阴谋论闪烁在无数手机页面。
于是,美国的很多网民信以为真,其中几百万人评论转发。但法兰西24电视台的一位女记者,分析了名为“国民警卫队队员鲍勃”的相关视频,发现都是AI生成的。这个叫鲍勃的国民警卫队队员完全是个数字人。
然而,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有意愿去验证这样的虚假信息和人工合成的视频呢?而且,如果人工智能飞速进化迭代,在图像细节、文字连贯、逻辑自洽等方面跟我们的认识一模一样,让人类的眼睛辩不出图像和画面的真伪,脑袋判断不出人工和人工智能的细微差别,如此,人类还有能力分辨出“真”与“假”吗?
国民警卫队中是不是有个叫鲍勃的队员,是不是就是某个视频中的那个鲍勃,这可以上网查证,用时要不了一秒。但如果我们面对一幅幅细节无懈可击的画面,里面有个叫鲍勃或者张三的、看上去与真人无异的家伙时,我们是无脑的信任,还是一律排斥?就算是半真半假吧,那人们又如何去断定哪一半为真,哪一半是伪呢?
我们好像困在局中了。有的人预测到了这个世纪难题——人们给自己出的,却又让人类陷入政治的、社会的、伦理的等等漩涡的难题。然而,人们好像不以为意。
大模型公司玩得正嗨。中国的高考,因人数为巨,全世界排得上名号的AI公司,如OpenAI,DeepSeek,通义,豆包,元宝等已连续进场三年“赶考”。成绩出炉,他们无不在网上晒出自家大模型的得分。夸作文写得逻辑严谨,引证丰富。数理化更不用说了,那是算力的拿手小菜,高考生们与之相比,只得气笑。
虽然今年的作文题——就是阅读一段诗歌,再按命题作文,让AI们小小的露了怯。有的人就据此老调重弹,说人类的情感,岂是机器冷冰冰的逻辑,一时半会能够模仿得出的吗?有的什么什么大V,说如果人的行动尚可以推测,人的思考,可不完全按照逻辑运转。君不闻“转念之间”这句话吗?也就是说,人的念头,大多数时候是非理性的,跳跃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人的情感也是这样,有色彩,无理性。半边天们尤善如此行事。最后的结论一样没有新意:AI,取代不了人类。
现实好像是这样。未来呢?再过20年,50年,或者更长时间呢?毕竟,过去那些只存在于反乌托邦电影和小说中的问题,如“机器会取代人类吗?”,“AI会觉醒吗?因而会反抗人类吗?”等等,正逐渐成为现实世界的核心议题,全世界也将被迫直面这些重大的挑战。
美国一届一届政府正在深挖数字壕沟,意图垄断超级算力。这种做法既不得人心,也是不明智的。跟AI拥抱得越紧、依赖越深的国家,遭遇AI潜在风险的时间就会越短,受到的锤击也会更重。全球的问题,全球一起面对、承担和解决不是更优解吗?但现实是,短视的眼睛和自私自利的大脑不会、也不愿这样去看去想,美丽国只想要自己的“伟大”。
我们来看看“AI教父”辛顿在最近的专访中再次发出的警示吧。辛顿称,AI正在变得更聪明,更少犯错,甚至具备了情感和意识。他说,AI不仅可能具备喜怒哀乐等情绪,还已经学会了欺骗。辛顿更是大胆预测,AI完全失控的概率在10%到20%之间,人类未来可能被AI所掌控。他提醒我们:AI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深刻的伦理与社会变革。未来能否将AI引导向有益于全人类的方向,将决定我们的命运走向。
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给了机器一个笨拙行走的机会,二十一世纪就可能赋予机器一副智慧的大脑——超越人脑的存在。数字的迷雾已悄悄消散,命运之灯高挂前方,已逐渐亮起红色,人类,是不是到了该报团取暖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