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再感于吃相。
这次是婚宴,小镇上的婚宴,如果你吃过,就会懂得,红蓝篷帐搭得虎虎生风,里头摆了几十张圆桌,人头攒动。另一头现搭的厨房已是热气蒸腾,各色蒸菜炖菜炒菜正卯足了力气酝酿热量:鸡头米炒莴笋、腌笃鲜、各色报得上名儿报不上名儿的江鲜海鲜湖鲜,各种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流水般上席。跑题了,不是来报菜名的,今天点名的是这样一个大小伙子,云大厨一边说一边摇头,唉,可惜了,长的倒是挺好看,可那吃相实在是不雅,不但不雅,也没顾及到别人。猛盯着自己喜欢的菜吃倒也罢了,吃之前把自个儿筷子在汤里洗一洗,再夹菜。你当这是奥利奥么?还扭一扭泡一泡再舔一舔。谁家的孩子领回去回炉重造。
这是条正义的分割线
——————————————————
二
有感于近日见到的诸生吃相。翻出旧文前絮叨几句。斜前方一位中年男子,正襟危坐,脖子几几乎和桌子平行,扫着手机,手里的筷子在眼前灰不溜秋貌似装着凉菜的碟子和嘴巴间,慢悠悠地一出一进。
正前方这位是个大光头,头顶反射着灯光,就跟刚擦好的银器似的,亮镗镗。他胳膊肘圈着一大盘食物,吃一半掉一半,夹起里头的鸡肉,凝神瞧几秒,在米饭上狠狠甩了一甩,就跟那鸡肉瞧着不干净似的,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口吞进了肚。
三
话说有这么一位老太太。她还是小媳妇的时候,家里吃穿不愁,想吃什么应季的食儿,买便是。到她自己做婆婆的时候,家里更富了,媳妇儿子也对她百依百顺。奇了,老太太总担心会随时断粮似的,吃起东西来那个狠准快。急起来,嫌假牙碍事,索性扔在一边,直接用牙龈啃起西瓜来,擦擦擦擦有如鼓点急行,几不带停,待到停时,已是瓤尽青皮现。
这是关起门来在家的吃法。要是碰上邻居亲戚有什么红白喜事,被请上正桌,老太太便拘谨起来,伸出筷子,夹一根土豆丝,放进嘴里慢慢嚼。别人喝汤嫌勺子太小,喝起来不过瘾,捧着碗喝,她不,翘着兰花指拿着小勺,轻轻舀一勺,嘬起嘴巴,蜻蜓点水一样呡一口,再呡一口。
又有这么一位老爷子,九十多岁,白短胡子,白短发茬根根立起,特精神。老爷子是我家远亲,也住得远,有一天他一个人悄没吱声坐车摸到我家,抡起拐杖,乓乓敲着大门。老爷子好羊肉面,那会儿我家不爱这个,嫌弃那股膻味儿。我妈从面馆里捧回热气腾腾一大海碗羊肉面,汤清面细,上面码着七八九十片白切羊肉,小绿葱,细蒜叶,星星点点散见其间。原本灌满了老爷子爽朗笑声的屋子突然安静下来,但见老爷子埋头一通吸溜,吃得那叫一个美,哪里还顾得上分神说话。没几分钟,一大碗面就见了底。这么生猛的胃口,哪里像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喔。
一挨冬天的边,苏州各家小馆子统统摆出了内请羊肉面的招牌,藏书羊肉面更是名气响当当。以前路过面馆,头都不扭一下,自从看了老爷子大啖羊肉面的壮观气势,对街头的面馆也就留意起来。
每一道厚厚的门帘或者玻璃门后面,雾气腾腾,人影攒动。每一个食客都巴巴守住自己的那碗红汤或者白汤羊肉面,先喝点汤润润嘴开开胃,挑起一大筷子面呼呼下肚,再夹块羊肉慢慢嚼,再来筷面呼噜噜入肚,真是一张一弛松紧有度。
热汤热面,说实话,很难不出声,可就是有人办得到。挑起一筷子面,待凉去三分热度,塞进嘴里,面条的另一头还在嘴巴外头挂着呢,怎么办?简单,用牙齿轻轻咬断。这么个吃法,文雅是文雅,就是店家着急,我的翻座率啊。同伴也急,不停看钟点,我这都吃完一碗面了,这家伙,还在咬着他那第三口面。要是比谁吃面吃得慢,这位准行。
大排档上常见许多体力劳动者以风卷残云之势把面前整整一盘食物倒进肚里,吃完抹抹嘴,继续工作。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图片版权©初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