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故事,再宏大的设定和再牛逼的Cast,也支撑不了一部电影的时间。
因为人在国外的缘故,《大鱼海棠》去年热映的时候我并没有机会看,等到B站上终于有了片源才有机会看到这一部号称“国产动漫里程碑之作”的电影。
虽然一直没有机会看正片,但是热映时期的影评倒是看了不少:看得出来大家都出于对国漫的支持和喜爱给出了好评;即使是吐槽,也基本集中在女主的价值观上。
老实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画面我给8分,音乐给9分,但是剧情处理上实在太弱了。明明是一个很好的设定:有中国古老神话元素、有涉及生死、有讨论爱与善良,应该是一个能够引人深思、又能出很多金句的作品。但是看完之后能记得的,除了画面和音乐,也就是突兀的情节了,也导致了女主被大批吐槽。
这个,也就只能怪导演和编剧不知道怎么去讲一个好故事了。
大部分时候,如果观众看到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连作者自己都不清楚在讲什么。
怎样才算一个好故事呢?《故事的道德前提》这本书就解构了一个好故事的套路:
首先,一定要先交待一下主人公的背景。比如说通过一个很fancy的出场方式、或者一个事件来让观众快速了解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接下来,肯定有一个事件会发生。这个时候主人公就会用他原有的价值观(或者也可以说是“错误”的价值观)来努力尝试解决这个事件;
事件当然是没有解决的,不然电影半个小时就结束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恩宠时刻的到来了:主人公会因为恩宠时刻而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
最后,主人公用改变后的正确的价值观把事件圆满地解决。
为什么这本书的书名里有“道德前提”这几个字呢?按照书里的说法,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变化了的价值观,就是这个故事的道德前提。
回想一下让我们觉得好看的电影故事,无论是好莱坞的科幻大片还是十一区的二次元,是不是基本上都遵循着这个套路?
如果我们用这个套路来解构《大鱼海棠》,就会发现无论是在哪个故事阶段,表达得都有些薄弱。
在交代主人公背景阶段:
虽然开篇通过老年椿的回忆交代出整个群族的背景,但是还来不及交代清楚椿本身有什么样的性格和价值观,就急急忙忙接上了成人礼的情节。
反观《千与千寻》,在开篇几分钟内,就用千寻一系列跺脚、撒娇、害怕的小动作展现出了小女孩的性格。
在事件发生阶段:
椿从灵婆处得知人死可以复活,决定用自己的半条命交换鲲的复活,同时自己也要负责把鲲从小鱼养成大鱼,才能真正让鲲回到人间。
因为这样逆天行事造成了各种异象,按照故事套路,这个时候椿应该想尽办法解决天象有异的问题了。但是在电影里,椿除了各种找鱼+陪鱼玩之外,没有对其它事情表现出任何的关注。这也是椿的人设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恩宠时刻:
当椿发现自己的族群因洪水袭击、被迫往高处迁徙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时候椿才对鲲说:我不能送你最后一程了,我要去救我的家人。
但是由于在前一个阶段没有做任何的铺垫,这里椿的转变就显得非常突兀。
事件解决阶段:
椿的最终解决方案是:牺牲自己,变成一棵巨大的海棠树堵住洪水。本来故事主线到这里其实就可以结束了 -- 因为事件已经解决了嘛,但是还有湫这个终极天神人设的存在啊,于是后续的剧情成了湫为爱成全、为爱牺牲的独角戏,以至于弹幕里都有人说:湫才是本剧主角,椿和鲲是女二男二。
而且,一直到事件解决阶段为止,我们都没有看出来椿在性格和价值观上有什么变化(或许导演本来就想塑造一个自始至终如一的女主?)。这些变化倒是在湫身上有体现,所以湫的人物形象塑造反而更加饱满,也不奇怪为什么会有人说湫才是主角了。
还需要指出的是,整部电影90分钟,“恩宠时刻”和“事件解决阶段”加起来也才20分钟,“事件发生阶段”拖的时间太长,又没有表现出主人公的变化,剧情和人设被人诟病也就不奇怪了。
很多人都说结尾湫成为新的灵婆、鼠婆出逃到人间,都是在为第二部埋伏笔。如果真的有第二部,希望在故事叙述上更加完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