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去小区的小广场看了一场露天电影。看电影的大人和孩子很多,热热闹闹的,让我想起童年时期看电影的场景。那时候,看一场电影无异于过年了。放电影之前,妈妈会知道消息,我们会欢呼雀跃好半天。天刚刚黑,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大路上往放电影的方向看,有时候不知道要看多少回,才能等到白色的幕布支起来。看到白色的东西占据了路中间,我们马上奔走相告,拿着凳子,成群结队,吵吵闹闹地往“露天电影院”走去。
电影通常是功夫片,大概类似《燕子李三》那样的电影。不管是什么,我们都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拿着一兜子瓜子,一边看一边嗑。全村人都倾巢而出,所以占据好位置是非常幸福的,没有占到靠前的位置的孩子有的爬到树上,有的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在看电影时大家屏气凝神,打到精彩处会有一片叫好和惊叹声。妈妈看电影很投入,主角死的时候她会自言自语:完了,太可惜了。主角追别人快追不上了她也跟着着急:追不上了咋整?
电影,无疑是一场精神盛宴。在那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为我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无可比拟的色彩。通过电影,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世界,它是我们乡村人了解其他天地的唯一窗口。
然而,在这物质和精神都极大丰富的年代里,孩子们只对幕布感兴趣。他们不管大人看不看,多次去伸出手指在幕前投影,还拉扯幕布,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却并不制止。看露天电影的乐趣失去了,而我们失去的难道仅仅是看电影的乐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