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扫墓,在传统的节日里应该是四月才举行的,但一方水土一方俗,也许是考虑到外出务工者的实际吧,我们家乡扫墓都是安排在春节后,立春过后的。
按家族的约定,一般初二、初四走亲戚,初三、初五扫墓。在扫墓的时候,阵势浩大,老祖地开始的话是已经好几代的了。所以,每年都有安排负责人,各房轮流当“总理”,每年轮到当“总理”的就负责到各家各户收份子钱,采集扫墓用品,组织扫墓者,当然,也有些家祖比较重视的,除了出份子钱还另外捐款的。
扫老祖墓的时候,一般中午和晚上都是一起吃饭的,虽然吃的简单,但气氛浓厚,锣鼓喧天。说吃了祭祖的大锅饭,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心想事成。就图着这个吉利,每家每户,大人小孩都会参与其中。
扫墓的日子,最忙的就是留在家里做饭的叔叔婶婶们了。年轻人喜欢热闹,或者纯粹怕留在家里帮忙准备吃的,都主动参与到祭祖的行列。
因为祖坟比较多,如果参加祭祖的人多,我们通常都是分组行动的,分两组,一组负责一条线,基本上可以同时返回家中。
记得有一次,我也加入了祭祖行列,目的地是大山深处。因为离家比较远,选择开车前往,因为道路崎岖,一般的人是不敢开车去的,因此都是安排车技过硬的亲人开车前往。记得当时,适逢阴雨天气,越靠近目的地雾气越浓,到达目的地时,可见度不足两米,加上天气寒冷,感觉很是恐怖,我暗暗叫苦,怎么祖上的眼光那么独到。“千里迢迢”把祖坟安葬在这里,真的有一种不敢再来第二次的感觉。
祭祖并非迷信之举,这是对祖宗的尊重,也是一种传承。希望通过这种祭祖活动,让晚辈记得老祖宗的存在,记得为祖宗争光,所谓的光宗耀祖。
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上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祭祖方式越来越科学文明了。之前每逢祭祖,烟雾缭绕,空气污染非常严重,近两年,严禁祭祖时燃放烟花爆竹,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有效防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但虽然三令五申,还是有一些人不顾后果,我行我素,在祭祖时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环境污染,甚至森林火灾。最近就有人因为祭祖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火灾被行政拘留并罚款的。
我们要与时俱进,保留传统,文明祭祖,不因个人行为影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