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读后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这段写在《人生》开篇前的话,深刻地概括了路遥《人生》的思想精华,我将它理解为高加林的悲剧形成的原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高加林在紧要处一步错,步步错。在他年轻的时候,政治上、事业上他通过错误的手段走上了二十几年来人生的巅峰,个人生活上,选择了抛弃刘巧珍,和黄亚萍远走高飞。他在政治、事业上的那一步错,影响的或许是他人生的一个时期,但他在个人爱情生活上的那一步错,却影响了他的一生。

路遥的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毕业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又充满希望的职业,但好景不长,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高中毕业,教师岗位供不应求,无权无势的他无奈被高明楼的儿子顶替,被迫回到土地;机遇降临,他当兵的叔叔调回县城当劳动局长,身边的人为了巴结他叔叔给高加林谋求了一份工作,高加林得以再次离开土地;而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工作的事情终究被揭发再次回到土地的人生变化。高加林的悲剧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高加林自身被权势推翻后脱离现实生活急于求进的虚荣心和一丝自私心甚至得到成绩后的盲目自大心理。

在个人情感生活方面,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高加林在感情与未来的权衡之下选择了黄亚萍,在这个过程中,黄亚萍是勇于追求真实感情却又自私任性的,她伤害了张克南以及双方的父母亲。高加林是犹豫不决、没有正视内心感情而又虚荣自私的,张克南与刘巧珍是这段感情的牺牲者,张克南性格不够坚强、魄力不够却又自始至终没有伤害过黄亚萍和高加林,甚至在高加林被母亲揭发时告诉黄亚萍和高加林,他是正直善良的。而刘巧珍,更是如金子一般,在与高加林分手时保留了最后的尊严和骄傲,心中却仍是挚爱,高加林再次回到农村后,伤心嫁人后的刘巧珍还依然为他争取教书的职位。高加林失去刘巧珍后悔莫及,这或许是他一生的遗憾,人生中紧要的这一步,他终究还是走错了。

高加林在这二十年来的人生中政治事业上的错误可以挽回,个人生活的这一步错或许影响了他的一生,但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满意,人生没有终点,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社会也将继续发展。对于社会,要有适合发展的制度,促进个人发展。对于个人,人生中紧要的几步要谨慎选择,立足于现实,莫被虚荣和歪门邪道蒙蔽了双眼,阻碍了前进的脚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
    极简主义Grace阅读 1,072评论 3 2
  • 大量关键情节透露,不喜者慎点。 虽然《人生》足足十三万字之多,但是称其为中篇应该是没错。因为其人物、情节、时间空间...
    长作岭北人阅读 2,188评论 0 4
  • 因《平凡的世界》成了路遥的忠实读者,于是开始搜罗他的其他文学作品看。被《人生》的书名吸引。人生,这么宏伟宽阔的概念...
    一只特立独行的大象阅读 1,656评论 0 2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譬如...
    西郊农户阅读 404评论 0 3
  •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情,不能居于眼下,做别人所需要才能不停被需要。 少犯错就会省下纠正错误的时间,就会比别人超前...
    陈敏cm阅读 4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