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来喝一杯茶
记忆中,那是个冬日的午后,我慵懒地靠在摇椅上,感受阳光接触皮肤的温暖,眼睛竟不自觉地眯了起来。透过阳台的玻璃窗看去,前面是一排旧楼, 再往上看,只剩下一大片蓝天和几朵白云。感觉自己好像是躺在草地上睡觉,我有些模糊了,随后意识到有个人已经坐在了我的对面。
“喝茶不?”对面的人问,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了,所以并不慌张。
我缓慢地睁开双眼,点了点头,笑着说:“要"。
“大家写字累了就休息休息,想要喝茶的出来喝茶’对面的人冲屋里喊。
陆续地,一个接一个地有 人过来,我挪了挪位子,离窗子更近了。玻璃似乎有些轻微晃动,一阵接着一阵,应该是外面的风吧。可惜任凭怎么撞击,它始终无法穿透这层玻璃,这使我莫名想到“过刚易折”这个道理。
等到视线再次落到茶桌上时,面前已经摆好了一个陶瓷杯,杯底有条小鱼,很是特别。茶已经泡好,茶色通透,极其好看。盛在小小的陶瓷杯里,还冒着热气,手握着可以暖手,喝下去胃也有股暖意,实在是冬日佳饮。喝完一杯,放下杯子,随后就又满了。又握着暖手,细细品味。
“这回泡的是什么茶? "有人问。
“像是普洱"我抢在他回答前不确定地回答。
"这回泡的是生普。”他依旧不紧不慢。
“这次没有上次好喝,有点苦”最爱和他斗嘴的女生边喝边插着嘴。
"我也觉得"很多人附和。
"确实,这次的茶不是那么润。"他解释道。
过了一会儿,大家陆陆续续地散了,只有我还在不停的续杯,一声不吭,埋头苦喝,实在是很好喝呢。
“你是不是经常喝茶?”他有些好奇。
"嗯?为什么这么问”我反问着。
“一般不经常喝茶的人会觉得这茶苦,看她们就知道了。”
“小时候常喝,我们那的老人下午经常泡茶喝”然后我的思绪又飘远了。
在我记忆里,家里最爱喝茶的是爷爷,我那个时候年纪小,经常待在家里。我以前很疯,吃完早饭,家长前脚出门,我后脚就跟着出门了。老人家比较清闲,所以喜欢喝喝茶听听小曲儿。茶不是上好的龙井,而是一些江浙一带随处可见的粗茶。听别人说,上好的茶叶是刚发芽就摘下的,个头极小,产量不多,因此价格偏贵。我家的茶叶热水冲泡后,叶子舒张开来,大大的,跟文人笔下形容的少女身姿有着天壤之别,顶多就是一个体态丰腴的中年妇女。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也爱喝,我喜欢它淡淡的苦味。不喝还好,喝多了上瘾,我承认我一直有茶瘾,直到因为一些事跟这个老人彻底决裂。
现在想想,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包括记忆,可是活着的人还记得。爷爷走了7年了,我却很少想起他,除了那次喝茶,无意中想到了他,我和他之间的联系已经十分微弱,可是还是有联系的,我是一个恋旧的人,他在我的记忆里只剩下他曾经是一个长辈,我是他的孙女,我愿意只记住他的好。我早已经释怀,不知道他呢,为何一次也不曾入梦。
现在老房子早就拆了,偶尔会回去看一眼,门口的那棵石榴树已经枯了,村里的老人又走了一茬。年轻的人啊,还是要带着希望往前看,莫要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