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生和小医生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9月份,都会有许多人咨询同样的问题。
孩子开学情绪不好怎么办?
开学、分离,无论怎样,满屏的焦虑。
焦虑是什么?
一种神经调控、一种肌肉反应、一种行为改变。
都是,也都不是。
焦虑是一种期待
焦虑需要一份保障
昨天的故事中我为大家展现了小一生的焦虑、父母的焦虑以及老人的焦虑。今天,我们把这些焦虑一一分开,看看其中的不同,看看其中的规律。
1
孩子的焦虑
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变化。通常情况下,环境变得更加丰富,活动的空间变大了。对于生性外向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变化充满乐趣,充满新意。反之,另一些孩子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因为变化对于所有人来说,内心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主动出击是一种方法,观察趋近也是一种方法。你家的小一生是哪一种?
行为模式的变化
小一生经过幼儿园三年的教育与塑造,基本都能够完成日常的行为规范。但正规教育的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太陌生。课时的长度,坐姿的规范,每天走马灯似的任课老师,太多的外部刺激,几乎“亮瞎”了孩子的眼。有的孩子选择闭上了眼,或者只留一条缝。有的则选择睁大眼,再睁大些,睁大些。
我们往往可以在课堂上发现两种类型的孩子,特别认真的以及看上去不那么守规矩的。小一生们在用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迎接新的课堂,新的学校,新的生活。
端坐N个35分钟,真的很累。我好想放下高耸的肩头,我却想坚持住不乱动。每一天,他们都这样思考着,调整着。
家庭氛围的变化
爸爸妈妈似乎都紧张起来了,变得比以前认真了许多。我从前在幼儿园拿红花,获奖励,他们也高兴,但是似乎没有现在这般的强烈嘛。这只能说明一点,现在我的表现很重要,爸爸妈妈很看重,我要努力,继续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让爸爸妈妈继续那么喜欢我。
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会有这样的思考与担忧吗?
小一生对老师有一种期待
小一生更需要父母的一份保障
2
爸爸妈妈的焦虑
父母亲们一定是整个与小一生上学相关的人群中最焦虑的一族。他们的焦虑对于孩子来说构成了最主要的内部因素。
有没有这样的,大家熟识的场景?
当小一生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作业后,已酣然入睡。爸爸妈妈相对而坐,然后开始了长吁短叹,最后互相鼓励,说我们一起奋战明天。
傍晚时分,爸爸妈妈们或驾车缓缓行驶在滚滚车流中,或闪转腾挪于夹杂着各种气味的地铁车厢中,此时,陪伴你的,不止疲惫的身躯和转速几乎为零的大脑,还有QQ或微信传来的不断的提示音,告诉你做好角色的切换,告诉你回家要履行的职责,甚至告诉你,你的小一生今天过得不怎么样。
打开房门的那一刻,你想干什么?你能微笑面对吗?你能嘴角上扬吗?你能不展露出倦容吗?
很难,的确很难,我也做不到。所以,你的孩子,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一切,焦虑的情绪就如此这般在家中流转,肆虐。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学校生活和表现有一种期待
爸爸妈妈希望孩子能给自己一份保障
3
老人们的焦虑
老人们不是一定要出现的,但是通常会出现。极端的情况是,没有爸爸妈妈而只有老人出现。我不分析极端情况,因为极端情况中的人,并不真正焦虑着。
老人们的想法通常简单,因为简单,所以有可能成为焦虑的催化剂。化学老师告诉我们,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性质及方向,但是可以加速过程。
老人们和孩子一样单纯。
孩子们尚不懂得自我,而只有本我,开心就好;
老人们经历了太多的自我,现在只想着本我;
如果你们的家的老人和孩子都还能表现出超我,那么您一定是煲汤高手,下次我向您请教。
老人们对孩子的永远快乐有一种期待
老人们需要爸爸妈妈做出一份保障,一份尊重的保障。
4
医嘱
病程分析到这里,小医生要下医嘱了。小医生擅长下猛药,请多担待。
对爸爸妈妈们:
❶第一条,永远的第一条。你们是小一生的后盾,你们是小一生的港湾,你们要让他感到安全。
❷你们的任务不是听从学校或老师或任何其他人的安排,然后监督他。
❸你们的任务是知道他会什么,不会什么,然后去衡量任务,去分担,自己知道就好,不需要告诉他。
对老人们:
❶如果有老人能看完这篇,先谢谢您,您的耐心说明了您可以做的更多。
❷您的任务是,不要太把这看成任务,如果您只是希望孩子开心,那么请记得,爸爸妈妈们也是您的孩子,您自己的孩子。
对老师们:
❶看到我写的东西,不要生气就好。您是老师,我是医生和家长。
对孩子们:
❶孩子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目前不宜用药,可随访。
最后,点个题:
我是精神科小医生,望小一生都精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