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老酱讲透品牌营销(1)

1

什么是品牌?

一、品牌容器:

品牌是一个容器,

一个装载消费者“了解、信任、偏好”的容器。

越是能让消费者从“了解,到信任,到偏好”,

这个容器的价值就越大。

二、不能被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不叫品牌,叫商标。

代工厂李老板愤愤不平,

自己辛辛苦苦生产的鞋子,

别人贴个商标就能多卖200元!凭什么?

干脆我自己也注册个商标卖吧。

但是,为什么他卖不动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人家贴的那个,是品牌;

而你注册的,只是一个商标。

产品贴上商标,并不等于品牌。

“商标”,是一个新容器,

里面空空如也,

里面没有装载消费者的了解、信任、偏好,

不会被消费者优先选择。

2

建设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建设品牌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少花钱,而不是让消费者多花钱。

打个比方,假如你卖大红袍茶叶,别人卖1000元,你卖800。

你想:我不赚那200元的“品牌溢价”,应该会顾客盈门吧?

结果10个人进来,9个人不信。

于是,

你找来权威检测机构,

抽检你的茶叶,

然后你把证书贴在每家店的墙上。

但茶叶的成本也增加了100元,

你把售价从800元提升到900。

结果消费者还是将信将疑:

“抽检的那罐是真货,不代表这罐也是真货。”

10个人拿起来,7个人放下了。

你再次联系这家机构,

请他们检测每一罐茶叶,

然后全都挂上“真品”的标志。

但也因此,

茶叶又贵了200元,

你把售价从900元提升到1100。

消费者再来,

看到每罐茶叶都有合格证,终于放心了。

但一看价格:

“这罐茶叶,大品牌卖1000元,你居然买1100?”

10个人拿起来,10个人都放下了。

为什么会这样?

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

你花300元贴个标签,以获得消费者信任,就是“交易成本”。

客户之所以要付出这么高的交易成本,

是因为对你的产品,

不了解,不信任,不偏好。

所以,

他必须花大力气在很多产品中比较,

“交易成本”当然很高。

而大品牌呢?

他花100元“建设品牌”,也是为了获得信任。

他把“了解,信任,偏好”,

从他的产品中提取出来,

装到一个品牌容器里。

这个品牌容器越满,

他的客户就会越毫不犹豫地购买你的商品,

交易成本就会大大下降。

相对于你贴的标签,

大品牌的信任,是建立在“重复博弈”的关系上的,

效率更高:

放心,我骗你一次,以后大家都不来买我了。

花1元建设品牌,省下3元交易成本,拿2元的品牌溢价,从而让消费者花的钱少了,你赚的钱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

建设品牌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少花钱,

而不是让消费者多花钱。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理解:品牌是所有产品的最终归宿。

品牌大师沃利·奥林斯提醒道:.

即便无印良品是没有品牌的品牌,

但你也不能否认,它依然是一个品牌。

这一节,

我们分享了“什么是品牌”,和“建设品牌的最终目的”,

下一节,

我们就开始分享“该怎样建设品牌,才能降低交易成本,让消费者选择我?”

品牌老酱小结

1、品牌是一个容器,

一个装载消费者“了解、信任、偏好”的容器。

越是能让消费者从“了解,到信任,到偏好”,

这个容器的价值就越大。

2、建设品牌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少花钱,

而不是让消费者多花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