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上午10点,孩子网上预约美领馆面签的时间。
暑假丢失的护照,必须重新走一遍申请流程。
鉴于美签不允许携带任何物品等种种因素,我9月份就早早地规划了这天的调休,计划全程陪伴。
在公司楼下的全家超市遇见热心的同事,得知我们是补申请美国签证时,热心地提醒说需要带很多材料哒,还要带上派出所关于护照丢失的证明。
想起来,我在美国的时候,孩子截屏给我看的补办说明信息,是有提及需要派出所证明一说。而当初那份在浦东机场开具的遗失护照证明,似乎并没有在我们准备的文件里头。孩子一口咬定是补办了护照之后,放在之前那个蓝色档案袋里的。而我,给他整理的时候,换了一个新的文件袋。
8:00。怎么办?万一需要呢?我当机立断,让孩子打车先去美领馆,我直接回家去找那份证明。
路上想起来提醒孩子检查一下是否夹在护照里头,打电话过去,铃声一直唱完,没有人接听。猛然一惊,早餐时,孩子给手机充电,和充电宝一起都放在餐桌上。
会不会忘拿了?手机还在餐厅的桌上?
顿时一阵热浪袭来。想着得赶紧找同事,帮忙看看餐厅里是不是有孩子的手机和充电宝。一边开车,一边翻通讯录,越是心急,越是不给力,居然怎么也搜不到同事的号码。
谢天谢地!正在我的内心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挣扎煎熬之际,孩子来电话了。他已经抵达领事馆,早上人也不多。如此一倒腾,开错了路线,不知怎么地就拐入了S20外环,堵得水泄不通。原本应该一直走中环转虹梅路高架,至少可以节省10分钟的车程。
从来没有像这样全神贯注,与时间赛跑似的专注地开足马力,不浪费一分一秒。
正如我所预料的,翻箱倒柜,所有可以寻找的地儿,都找了一遍,就是没有看到那份证明。想想也是,如果在整理准备资料的时候,看到那张证明,我一定会作为Back Up的材料放在一起的呀。
唯一懊恼的是,我居然准备了那么多的辅助的资料,比如照片,比如电子签注等,怎么能压根儿就没有想起来,警察局证明这一档子事儿呢?!如果早想起来,不是还可以再去浦东机场开一张的嘛?!
9:00。只能电话孩子,让他凭着手上现有的材料,“豁”出去吧。随身的包包,找地方寄存啰。
既定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决定直接去梅龙镇广场,至于停车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吧。
约10点抵达梅龙镇广场,巧合的是,泰康路恰好可以转入中信泰富的停车库。刚刚停好车,取出手机准备拍照备用时,孩子来电话了。
“这么快出来了?”
“嗯,他说需要更多信息再给我打电话。”
赶紧上车,出地库时跟保安说我刚刚才进来。保安边说要快,边拿着停车牌一扫。告诉我不好意思,已经超过5分钟,必须去缴费。飞奔跑到地下一层的收费处。领教了,何谓黄金地段,超过5分钟,就收20元。
约了孩子在奉贤路口,恰逢红灯,前面一台车的后排一开车门,直接把正好骑着电瓶车经过的阿姨撂倒在地。年轻的车主尴尬地从车里下来,同时招呼我绕过他的车先行离开。(人在路上,有多少个不可预知的明天或意外呵。)
在公司吃好午餐,孩子建议上外滩边走一走,散散步。然后再送他返回学校。他说,事实上,签证官压根儿就没有问关于警察局证明的事儿。
想起我们2年前签证那会儿,我准备了厚厚的两大摞备用材料。把道听途说,需要准备的证明材料全撸一堆儿了。实际呢,签证官接过我们一家三口的三本护照后,问我:“你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去美国?”“你姐姐在哪里?你去过吗?”一一回答完之后,我这边还等着提供别的资料呢,却被告知:“通过啦。”
略为稀奇的是孩子这回获得的信息却是:If we need more informaiton, we will call you.
妈妈虽身居美国,然事事上心。一早一晚都来询问关于孩子签证的事儿。觉得既然护照已经收下,通过的概率应该很大吧。最终妈妈还是委婉地说我们顺其自然吧。
反观自己在孩子丢护照及重新申请美国签证的这件事上,似乎是倾注了太强烈的“圆满”心态。
在这件事情没有定案之前,心头似乎一直都悬着一根梁,指不定哪天就落了下来,狠狠地,把自己砸得稀里哗啦。
就这样,“输不起”,渴望“完美结果”的心理,愣是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像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可怜虫,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急切地盼望着幸运来临。活生生地应验了:当你试图掌控某些人事物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被掌控了。
因为事事渴求“完美结果”,反而滋养了“输不起”的灵魂。
一颗“输不起”的灵魂,又有什么力量去支撑起未来的无限可能呢?
无论是完美还是遗憾,它就已经在慢慢生长了,从我们着手进行的那一刻开始。
无论什么时候,世上都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我的事。
而显然,有生之年,我都只能做我能做的事。
当我终于可以本着“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宗旨,欣然接纳所有当下的存在时,我于生活,便是如鱼得水般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