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先是伐魏大败而归,接着被阴谋害死,辉煌何其短暂

    公元252年,魏国司马昭趁东吴孙权病逝,领兵三十万来攻东吴,却被丁奉的三千精兵突袭,司马昭的其中一路军马大败,于是司马昭退兵。

    东吴太傅诸葛恪见魏兵退却,一面约西蜀姜维共同讨伐魏国,一面自己引二十万大军进攻中原。

    消息传到洛阳,主簿虞松分析局势,对大将军司马师言道:“吴兵远来,不必与之交战,只需坚守,他们粮草用尽,只能退兵,那时从后掩杀,可得全胜,我们现在倒是要防西蜀来打我们。”司马师听取了他的分析,部署司马昭去帮助郭淮抵御西蜀姜维,令毌丘俭、胡遵抵御东吴。

    诸葛恪进攻魏国,首先要攻打魏国的重要隘口新城,这是通往洛阳的必经之道,于是双方大军集结于此,展开攻防战。

    东吴重兵攻城,新城渐渐防御不住,城墙的东北角眼看就要被攻破,守城将领张特用缓兵之计,令人前往吴营,称魏国有令,守城百日不降,家属免罪,百日之内投降,家属也有罪,现在新城已抵御九十余日,请求诸葛恪宽限数日,满一百日后自己就会投降,这样家属可以不降罪。

    诸葛恪中计,暂缓攻城,张特利用这几天,加紧修补了城墙,然后大骂吴军,重新防御,诸葛恪大怒,令军士重新进攻,军士却大多数都生病了,战斗力大减,自己的都督蔡林又带着部队投降了魏国。

    攻不下新城,诸葛恪只好退兵,防御善后措施却又没有做好,被魏将毌丘俭大军追来掩杀,反而大败而归。

    回到东吴,诸葛恪恐怕别人议论他兵败,“恶人先告状”,罗织手下将领的过错,将他们轻的发配到远方,重的斩首示众,于是人人自危。

    诸葛恪独断专横,引起众大臣的不满,孙峻、滕胤密奏吴主孙亮,欲除去诸葛恪,孙亮也有这个意思,于是孙峻、滕胤献计:皇帝孙亮设宴,请诸葛恪赴宴,在席上将诸葛恪除掉。

    公元253年(吴建兴二年),诸葛恪赴皇帝孙亮的宴会,被孙峻所杀,自此,东吴朝政大权又落到孙峻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