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那年,我被公司“优化”了。
不是裁员风暴里的戏剧性一幕,没有HR当众落泪,也没有老板拍肩膀说“你是最棒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周三下午,我被叫到会议室,对方递来一份协议,“公司结构调整,您的岗位被取消了。”
那一刻,我没有愤怒,也没有崩溃。我只是点点头,签完字,走回工位,收拾东西。电梯里碰到同事,他冲我笑了笑,我也笑了笑。我们都假装这只是个普通的下班。
但我知道,这不是下班,是下线。
01 羞耻感:我不是被裁员,我是“被扔掉”
回家路上,我绕了三圈才进小区。不是不认路,是不敢进门。我不知道怎么面对妻子,怎么解释为什么中午还在开会的我,下午就“被自由”了。
那天晚上,我躲在厕所里刷招聘网站。看到一条“35岁以下优先”,我默默关掉手机,抬头看镜子,第一次发现自己眼角的皱纹原来这么深。
昨天我还是“XX总监”,今天就成了“待业中年”。就像你正演着一部职场剧,突然被告知:“你的角色下线了,没伏笔,没告别。”
02 悬空感:40岁,不是重启,是卡在中间
30岁失业,可以说“年轻就是资本”;50岁失业,可以说“熬一熬就退休了”。40岁呢?高不成,低不就,连面试都像在求人。 “您这岁数,还干得动吗?”我苦笑着说“当然”。
但回家路上,我绕到便利店买了两瓶啤酒,坐在路边喝完了。那一刻我不是难过,是恍惚——原来我十几年的经验,在年龄面前,一文不值。
03 算账:存款能撑几个月?
我开始认真算账:房贷每月0.8万,还剩10年;2孩子读书每月0.3万元;生活费每月0.2万元……如果省吃俭用,也许能撑三年。但三年之后呢?我不敢想。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梦见自己在送外卖。醒来之后,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跟家人开口。
04 清醒:公司是车站
我开始明白一件事:
你以为你在“建设公司”,其实你只是“填充岗位”。岗位不在了,你就得走。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因为你不再被需要。
我开始重新看自己:
- 我到底会什么?
- 除了开会、写PPT、带团队,我还能干什么?
- 有没有人,愿意为我这个人买单,而不是为我的头衔?
05 慢回答:被“叫醒”
于是,我开始一点点做小事:
- 帮朋友公司做顾问,按小时收费
- 给大学生做简历修改,一篇收50
- 重新捡起十年前放弃的摄影,拍亲子照,一套300
40岁被辞职,不是终点,是照妖镜
它照出了你所有的幻觉:
- 你以为稳定的工作,其实随时会消失
- 你以为忠诚的回报,其实只是交易
- 你以为自己很重要,其实只是系统的一颗螺丝钉
40岁被辞职,不是爽文开场,也不是人生终点。
它只是一个被迫的暂停键,让你终于停下来,问自己:
“如果不再被系统需要,我还值多少钱?”
你会开始慢慢回答它。而那个答案,才真正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