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1,今日阅读: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2,金句摘录
1)除了书籍本身之外,任何辅助阅读都可以称作是外在的阅读。
2)在理解与批评一本书的过程中,内在与外在的阅读通常会混在一期。
3)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阅读一本书。
4)阅读一本书,另一只手上还拿着一本字典,其实是个坏主意。
感悟:读一本书,如果一直查阅字典,那么就不是阅读书籍、文章,而是单字、单词的阅读了。
5)一本书困扰住你时,不建议你去阅读评论这本书的文章。
6)在你找寻外力帮助之前,最好能自己一个人阅读,经常这么做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需要外界的助力。
7)根据一般的阅读常识来说,你依照内在阅读的规则尽力将一本书读完之后,却还是有一部分不懂或全部都不懂时,就应该要找外在的帮助了。
8)一般的经验并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有才叫一般。
9)一般与全体,是有点差别的。
10)判断一本小说的写实性,完全要依赖一般的经验。
11)你用不着外界特殊经验的辅助,就能理解一位哲学家的主要原则,因为他谈的是你所知道的一般经验,与你每天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世界。
12)要理解与判断一本科学作品所归纳的论点,你就必须了解科学家所作的实验报告与证明。
13)阅读历史作品,同时与一般经验及特殊经验都有关,因为历史掺杂着虚构与科学的部分。
14)口述历史是个故事,与情节、角色、插曲、负责的动作、高潮、余波。
15)许多伟大的作品不只是互相有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这都是不该忽略的事。
16)阅读彼此相关的书籍,依照写作的顺序来读,对你了解最后写得作品有很大帮助。
17)一整本书的脉络是由各个部分贯穿起来一样,相关的书籍也能提供一个大型的脉络,以帮助你诠释你正在阅读的书。
18)伟大的作者也是伟大的读者,想要了解他们,不妨读一读他们在读的书。
感悟:书籍结尾部分提到的其他书籍,也是读者可以阅读的。
19)时间顺序是最基本的,千万不要忽略了。
20)阅读的顺序可以是从现代到过去,也可以从过去到现代。
21)内在阅读的规则是在阅读一本书之前,i要先看作者的序与前言;外在的阅读规则是,除非你看完了一本书,否则不要看某个人的导读。
22)要正确地运用这些导读,必须先尽力读完一本书,然后还有些问题在干扰着你时,你才运用这些导读来解答问题。
23)如果你先读了这些导读,可能会让你对这本书产生曲解,你会只想看那些学者或批评家提出的重点,而无法看到可能同样重要的其他论点。
24)你必须读完全书之后,才能看这类诠释或导读手册,而不是在之前看。
25)如果你养成了依赖导读的习惯,当你找不到这类书时,你会完全不知所措。
26)摘要绝不能代替真正的阅读,但有时却能告诉你,你想不想或需不需要读这本书。
27)你一定要能对工具书问一个明智的问题。
28)没有一本工具书能回答所有的问题,无论过去或现在,所有的工具书都是针对特定问题而来的。
29)在你能有效运用工具书之前,你必须要对主要类型的工具书有一个全盘的了解。
30)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是用这本工具书的特殊功能,那就无助于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该用哪种工具书。
31)阅读工具书跟阅读其他的书籍一样,也是有阅读的艺术。
32)在阅读工具书时,要看完编辑说明如何使用这本书之后,才开始阅读内容。
33)只有当你知道一本工具书能回答哪类问题,不能回答哪一类问题时,这本工具书对你才是有用的。
34)在工具书中你只能看到约定俗成的观念,未获得普遍支持的论点不会出现站在这种书中,虽然有时候也会悄悄挤进一两则惊人之论。
35)工具书并不是茫然无知的指南。
36)教育是由罗马人开始的,他们到学校受希腊人的指导,征服希腊后与希腊文化接触,而变得文明起来。
37)追求学问,仍然是少数人的特权。
38)字典是只属于少数人的读物,主要用作帮助阅读与写作重要的文学作品。
39)一开始,教育的动机便左右了字典的编排,保留语言的纯粹与条理是另一个原因。
40)阅读任何一本书的第一个规则,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41)如果你把一本字典当作是查拼字或发音的指南,那你是在使用这本书,但却用得不够好。
42)如果你了解字典中富含历史资料,并清楚说明有关语言的成长与发展,你会多花点注意力,不只是看每个字下面列举的意义,还会看看它们之间的秩序与关系。
43)如果你想要自己进修,可以依照一本字典的基本意图来使用,当作是帮助阅读的工具。
44)字典中包含了科技的字汇、建筑用语、文学隐喻,甚至非常熟悉的字的过时用法。
45)如果一开始阅读你就要查很多生字的话,你一定会跟不上整本书的条理。
46)在你第一次阅读一本好书时,也不要急着使用字典,除非是那个字与作者有很大的关联,才可以查证一下。
47)不要为了想立即增进字汇能力,就将一连串的生字背下来,哪些字义跟你的实际生活经验一点关联也没有。
48)字典是关于字的一本书,而不是关于事的一本书。
49)从文字的字根、字首、字尾,到词句的来源,我们可以看出文字的历史。
50)要善用一本字典,就是要知道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找到答案。
51)一个将百科全书强记在心的人,会有被封为“书呆子”的危险。
52)知识的顺序是随着时代而变迁的。
53)在过去,所有相关的知识是以七种教育艺术来排列--文法、修辞、逻辑三学科,与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学科组合而成。
54)百科全书所呈现给他的是经过安排的一整套的事实,整套彼此相关的事实。
55)百科全书和一般光提供讯息的书不同,它所能提供的理解取决于你对这些相关事实之间的关系的了解。
56)在字母编排的百科全书中,知识之间的关联变得很模糊;以主题来编排的百科全书,当然就能很清楚看出其间的相关性。
57)使用百科全书,读者必须要依赖编者的帮忙与建议。
58)任何一本好的百科全书都有引言,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运用这本书,你一定要照着这些指示阅读。
59)索引是在同一个标题夏,把百科全书中分散得很广,但是和某一个相关主题有关的讨论都集中起来。
60)一本真正好的百科全书,像大英百科全书的索引,有一部分就可以看出他们整理知识的方法。
61)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善用索引,无法让百科全书为己所用,也只能怪他自己了。
62)百科全书不是拿来解决某个不同观点的争论用的,不过可以用来快速而且一劳永逸地解决相关事实的争论。
63)一本百科全书会让徒劳无益的争吵变得毫无必要,因为百科全书中记载的全是事实。
64)如果你知道的知识事实本身,表示你了解的并不多。
65)当有人说:“事实上......”的实收,表示他在说的是一按人同意的事。
66)一本百科全书如果包含了编者未经证实的观点,就是不诚实的做法。
67)由于百科全书必须只报导事实,把掺杂观点,因而也限制了记载的范围。
68)事实如果是对真相提出一点揣测,那就称不上是观念或概念,以及理论;对真相的解释/部分解释,除非众所公认是正确的,否则就不能算是事实。
69)如果新理论与某个主题、个人或学派有关时,即使这个理论不再正确,或是尚未全部证实,百科全书仍然可以完全或部分报导。
70)某个时代的事实,到了另一个时代却不是事实。
71)任何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主旨,都可能被更有包容力、或更正确的观察与调查证明是错的。
72)一本好的百科全书会回答你有关事实的所有问题。
73)将百科全书懂你工作辅助阅读的艺术,也就是能对事实提出适当问题的艺术。
74)百科全书,不是追求知识最理想的途径。
75)百科全书虽然记载了有关诗集与诗人的事实,但是其中却不包含诗与想象的文学作品。
76)想象与理性都是追求理解必要的条件,因此在求知的过程中,百科全书无法让人完全满意,也就不可避免了。
3.引用
1)《人类的生活》中,上帝对天使提出三个问题:人类的住所是什么?人类缺乏的是什么?人类何以为生?
2)桑塔亚那评论希腊民族是在欧洲历史中,唯一未受教育的引人。
3)《牛津英语词典》,开始于1857
4)第一本依照字母排列顺序编辑的百科全书是在1700年才出现的。
4.阅读感悟打卡
1)外在阅读:接住其他一些书籍来阅读一本书;
内在阅读:阅读书籍的本身,与所有其他的书都是不相关的。
2)拿起一本书来研究,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努力,不用其他的帮助。不介意一直这样做下去,但也不能过于依赖外在的辅助。
3)外在辅助的来源:
A相关经验;B其他的书;C导论与摘要;D工具书
4)知道自己是否适当地运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自己读懂一本书,最确定的测验方式跟测验门的理解力一样,问自己:
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来?
5)了解一个知识点,但却举不出例子,其实就是还没理解。
6)运用【导读与摘要】这种方法的时候,要尽量少用那个:
A一本书的导读不一定都是对的,虽然用处很大但不是我们希望的那样经常有用。
B即便写对了,可能也不完整。
这类导读,会限制你对一本书的理解,就算你的理解是对的。
-------
这种方法适用于摘录或情节摘要之类的作品,有两种用途:
a如果已经读过一本书,这些摘要能唤醒你的记忆;
b在主题阅读时,摘要的用处很大,你可以因此知道某些特定的议题是与你的主题密切相关的。
7)运用工具书之前,必须有四种基本的知识:
A你必须有一些想法,不管是多模糊的想法,就是你想要知道些什么;
B你一定要找知道在哪里找到你要找的答案;
C你必须要知道这本书是怎么组织的;
D你必须知道你想要找的是什么,在哪一种工具书中能找到这样的东西。
8)明智使用字典,从四个方面看待文字:
A文字是物质的-可以写成字,也可以说出声音;
B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
C文字符号-不只一种意义;
D文字是约定俗成的-人类创造的符号。
---------
百科全书,关于事实
a事实是一种说法-说明一个事实时,会用一组文字来表达;
b事实是一种“真实”的说法-事实不是观点;
c事实是真相的反应-事实可能是一个资讯、不受怀疑的推论;
d事实是某种程度上的约定俗成-事实会改变
5.相关
1)《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2)《联邦党人文集》
3)《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4)《社会契约论》卢梭
5)《人类的生活》托尔斯泰
6)《伊利亚特》
7)《奥德赛》
8)《牛津英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