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阅读的人,生活不会过得太差

如今社会,什么都讲求快,工作要快,生活要快,回信息要快,好像根本不敢停下来,也不敢慢下来。其实越是快,越是忙,越应该抽出时间阅读,因为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也是一个人最好的自我投资。

这个时代已经不单纯需要有一技只能的人了,需要的事各方面都能懂一些的综合型人才,那这些技能的习得,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阅读,未来我们更加需要大量阅读,成为需要的人。

毛姆在《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口袋版中,如亲切友人般侃侃而谈,分享自己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的观念,更是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有名的作家的生平和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1. 如何选出

阅读很重要,那是不是所有书都适合自己读呢?

很多阅读者选书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比如说,大家都说《百年孤独》很好,那自己也去看,但是怎么看也看不进去,这时心里不免怀疑自己:大家都说很好,大家都看得懂,怎么就自己看不懂呢?有的人或许直接放弃阅读了。

其实,选书很重要,任何阅读能力都是在自身的体验中习得的,所以我们刚开始阅读,最好从与自己的生活体验有关联的,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书看起,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过度依赖别人的评价。

正如毛姆在书中所说: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

阅读首先要读下去,才有后面的精彩发生。




2. 读完记不住怎么办?

读完记不住那时因为书中的内容没有与你建立起桥梁,那要怎么建立桥梁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小的时候犯了错,然后被爸妈狠狠修理了一番,然后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个感觉。那是因为这个体验很痛苦,不用刻意记,都忘不掉。

读书也是一样的,当我们把书中的知识存入大脑的过程越是痛苦,那我们提取出来就越是容易。如果只是很简单地摘录好词好句,在书上画一下横线,那很可惜,花了那么长时间看的书将很快地从你的脑子里被磨掉。

而如果读书的时候,能够深入书本,深入作者,去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这对我有什么帮助,我能不能用在我的生活中,那么就会调动我们的大脑,这样自然能记得更牢。

所以,读书重要的不是书,而是读书的人。同读一本书,有的人收获满满,有的人一会就忘了,那是对书的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3.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毛姆在书中说: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但是我说“几乎所有”,是因为我也不想把话说得过于夸张,不会说得好像读书能缓解饥饿之苦或者平息爱而不得的忧伤一样。

胡歌车祸,助理离世,他自己全身上下也缝了一百多针,极度崩溃,靠着阅读才从黑暗中走出来。

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在意角色的多少,而是把灵魂和思想注入演的每个角色中。他演过的每个角色,都成了不可超越的代表。

除了演戏,胡歌还开始了他的公益事业,十几年时间,他为山区孩子捐赠了 30 多所学校。

阅读是每个人都值得为之花时间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