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介绍
本书目标:传授批判性提问技巧,孜孜不倦指导读者提出恰当的问题。
阅读难度上比较大(今天2个小时才1章节+回顾,我想才看懂一点点),但书的价值比较高,本书文字简明扼要,逻辑比较清晰,配以图表方式,方便一般读者阅读。而且,每一章节都有操作指引,可以很好的应用和践行。这本书被誉为批判性思维的圣经,确实实至名归。
二,背景:我为什么要学批判性思维。
1,对待他人的观点时,具有盲从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有时明明两个相反的观点,都觉得特别有道理。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效果不佳。
2,工作需要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事实情况是逻辑能力较差,而且思维跳跃。
三,阅读进度及主要内容
完成进度:本书框架及目录(也是问题清单)、前三章
1、提出好问题
2、论题和结论
3、理由
4、哪些意思不明确
5、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提问
6、证据效力如何
7、证据效力
8、有无替代原因
9、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10、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
11、能得出哪些合理论证
四、前三章的感悟
1,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是对教育,还是企业的管理,批判性,思维,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哈佛大学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google的总裁,说我管理公司,并非是回答问题,而是靠的是提出问题。问答能启动对话,对话能促进创新。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我喜欢李开复老师说的,1,多问,how,不要只学知识,而要了解如何应用。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该知识点与我们生活的关联性,以及能否在工作和生活里加以适用。2,多问。why及whynot 你才是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3,多与他人交流,了解他人的思维。
2,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本书观点:批判性思维,包括三方面内涵:
1)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意识:形成清单),本书淘金式提问清单: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找到关键问题能力)
3)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愿望)
简单说:提问意识、能力和意愿,批判性思维即提问能力。
从本书我举的案例(电影评述及竞选演讲),是为了让读者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自我的决断力。所以我理解,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他人思考及自我思考过程的再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提问是与作者或自己进行对话的过程。经过提炼,与思考,才能将他人观点内化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自我决断能力。
3,如何找到结论及理由。
结论,就是找中心思想。理由,即支持该中心思想的证据材料。这可能是主题阅读的一个基础能力,贯穿一个原则:思考自下而上(先理由后结论),写作自上而下(先结论后理由)的逻辑。
结论和理由分开:
1)先找结论,再找理由。
2)圈出结论(诸如,因此,由此可见等)及理由(诸如鉴于,由于等等)核心提示词。
3)对理由及结论行不同颜色的标记。
4)理由进行分类,标序号。
操作指引部分的练习,完成的尚可,后续任何阅读都应遵循这样的方式,先结论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