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堂学书笔记(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石船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蔡邕《笔论》

  余少时习形意拳,冬夏往复凡二十年矣!先师乃形意大师,武林名宿。每于山中习拳之时,先师常寓拳于法,讲授动静、形意、阴阳相生之理。理为体,法为用,且按五形、十二势一一演示,真如仙人啸树,鹰熊竞志,至此吾拳艺大进。后研读《说文解字》乃知吾先祖造字亦循象形取意之法,依类象形,形声相益,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造字四法。先贤以物取形,以形会意,以事为名,取臂相成。因声训读,于是乃成文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如何?如宇宙万物也。

    蔡中郎世间大儒,学问渊深。曾东观校书,正定《六经》,是以通晓秦汉以降所有文字演变源流,故对文字体势源于象形之议极为中的,其笔论之说亦足成后世圭皋。惜后世书者不明其理,冻蝇于纸,布筹于算,东施效颦,殊是僵硬可笑。

    世间万物,皆有其形。人间万事,皆有其理。字成于形,文成于理。山川地理,疆域图画,崇礼施政,与民休息皆赖文字倡明,是故后人学书者不可不察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上,还沉沉地睡着,手机响了,一阵悦耳的声音:“姐姐,今天天很好,你不会还在睡懒觉吧?10分钟后我就到小区门口了。...
    涓言果语阅读 2,994评论 1 6
  • 网络基础 Http: 苹果原生: NSURLConnection 03年推出的古老技术 NSURLSession...
    木子尚武阅读 2,383评论 0 0
  • 文/古泉渊 图/来自网络 生活压力如墙,压得我们无法喘过气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爱上这么问——能快点吗?这有用吗...
    古泉渊阅读 3,875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