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职场下坡。如果事业发展遇到天花板,就不如把精力转向自我修养。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五十知天命,人在低谷时,混得再憋屈,也要守住这三条善良的底线,不是为了让别人“好过”,而是,只求自己心安,让余生安稳舒服。
【一】对不敬之人,不必客气,也不必翻脸。
老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二十年,能力不错,业绩不坏,人缘尚可,就是因为不巴结领导,不给领导送礼,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前不久,在一项任务中,团队做得出色,老张贡献不小,让领导脸上有光。领导组织聚餐,老张胃不好,不能喝酒,本来不想去,但大家盛情难却,只好奉陪。
酒过三巡。领导要和老张喝一杯白酒。老张解释自己胃不好,不能喝白酒。领导身边的“红人”小张说:“领导平时不喝酒,今天破例喝白酒”。潜台词:领导跟你喝白酒,是看得起你,别给脸不要脸。
领导“宽容”笑道,“老张,我可是多年不端白酒了,你要是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喽。”老张想起这位领导多年来始终打压自己,心中升起一股无名之火,我的命还不如你的面子值钱?真想把酒泼在他的脸上。
老张端起茶水,笑嘻嘻地说:“我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看不起病。”老张突然冒出“金句”,实在太幽默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领导都被逗笑了,本来一触即发的“尴尬”,顿时得到化解。
老张心想,我退一步,不是为了你的面子,而是为我自己心安。我何必与你闹不愉快呢?如果当场翻脸,你不痛快,我也好多天心里不舒服,这又是何必呢?
【2】对不善之人,不必报复,也不必善良。
老赵属于专家型人才,业务水平很高,但不会阿谀奉承、拍马溜须,一直被顶头上司李总打压,长期不被重用。老赵一怒之下辞职,来到北京发展,慢慢在业界混出点名堂。
前不久,李总被新来的老大排挤,准备跳槽到一家外企。李总虽然做人不行,但业务水平还可以的,很顺利通过了面试。外企人力总监很敬业,认真做“背调”,电话居然打到老赵这里,询问李总过去的情况。
老赵接到电话,想起以前李总欺压自己的一幕一幕,换作平常人,肯定狠狠地告他一状,让他得不到这个职位。老赵停顿了半分钟,对外企人力总监回复,“我跟他不熟。”
老赵夫人问他:这个李总当年这么欺压你,为什么不借机“报复”一下呢?老赵微微一笑,我虽然做不到以德报怨,但也不想落井下石。不是为了他“好”,只求我自己“心安”。如果我破坏了他的好事,我会很长时间不安心。
【三】对不厚之人,不必刺激,也不必生气。
老周人到中年之后,在社交上坚决“做减法”,平时很少参加聚会。前几天,有几位小青年非要请他吃饭,感谢他的技术指导。老周觉得跟年轻人打打交道,能给自己带来活力,就答应参加聚会。
他们到了一家中高档饭店,几位年轻人可能是养尊处优惯了,对服务员吆五喝六、指手画脚,很不尊敬。老周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觉得这家餐厅服务还不错。但,这几位年轻人好像是为了显示他们见过大场面似的,对菜品和服务百般挑剔。
尤其是那位请客的小郭,嫌弃一道菜的品相不好看,非要让厨师过来道歉。老周再三阻拦:咱们何苦为难服务员和厨师呢。小郭坚持把厨师叫来,呵斥厨师重做一份。
老周从洗手间回来时,远远看到那位厨师和服务员往盘子里吐口水。老周不动声色,等这道菜端上桌时,说道:“小郭,这道菜,给我打包带走,行吗?”
老周觉得这几位小青年不尊重别人,必遭别人报复,服务员和厨师虽然受委屈,但做人也不厚道。老周既不想当场揭穿他们吐口水的行为,也不想看这几位小青年吃“口水”。老周把菜打包带走后扔掉,不是为了“保护”他们,而是为了让自己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