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曾是非常有争议的一代,有人预言说是“垮掉”的一代,有人说是“自私”的一代,更有人认为是幸福的一代!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见证了共和国的振兴,尝到了社会主义的甜头,更加明白知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管80后是怎样的一代,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大都为人父母,成为了新中国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社会的大海中我们是沧海一粟,但在孩子面前我们却是最重要的人。转眼间我的女儿已经十四岁了,小儿子也已经6岁了。不惑之年,人生已过半,越来越觉得最有价值的时间,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长里,而与孩子学习知识,看到孩子一点点进步又是最让人欣慰的。
女儿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也是别人说的“人家的孩子”。女儿不仅成绩优异,琴棋书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而且性格开朗,心地善良,非常的好学,富有探索精神,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充满好奇。与其说她的成绩让我骄傲,倒不如说她的求知欲让我震撼。她那种享受学习,乐在其中的状态有时候我都自叹不如。
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教育你女儿的?这么省心!说实话,除了尽可能的陪伴,我们还真不怎么管她。陪伴,不仅是生活,更要陪伴阅读。女儿很小的时候睡前我们都给她讲故事,后来有一天女儿指着那个故事居然一个字不错的读了下来。我们以为所有的字她都认识了,后来才发现她只是单纯的全背过了而已。这种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得女儿记忆力超好,作为初三会考科目较多的孩子而言,记忆力上的优势给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比如弹弹钢琴,画一会画,看看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女儿越来越理解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强大的意义。十三四岁正值青春期,很多家长都苦恼这时的孩子不好管,不好沟通,我跟女儿完全没有这种烦恼。我们相处的像朋友一样,有时他还会打趣我“幼稚”,逗我开心。女儿写了文章也会第一时间拿来让我看,让我帮她修改。我知道,这都受益于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家风。
在女儿八岁时我们迎来了我们的第二个宝宝。很多独生子女对有个弟弟妹妹都很抵触,善良有爱的女儿不同,她对二宝的期待那么真挚,那么渴望,那么温暖。至今我还记得女儿第一次抱弟弟时的那份小心翼翼,那份满心欢喜。现在眼里最美的风景,就是两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背影。每当这时,心里充满了欣慰与满足。
儿子今年6岁了,马上快到上小学的年纪了。有养育女儿的经验,对儿子我们更加注重阅读和认知的培养。作为一个男孩子,品行的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加强了儿子国学的学习力度.现在或许他还不能理解记忆内容的意义,但幼童时的记忆想必对以后的学习与成长都有帮助。
与此同时,不能不感叹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影响,包括电视上的儿童节目都在诠释高科技的好处。有一天晚上儿子睡觉脱衣服,由于衣服是套头的,而且有点瘦不好脱,于是小家伙脱口而出,“我要好好学习,多读书,有文化,长大了当科学家,发明一个机器,可以帮助人们脱衣服,给爸爸妈妈一人一个……”孩童的话固然只是个笑话,可我惊叹于儿子对知识的肯定以及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万卷书的铺垫,怎么有万里路的旅程?!我们坚信,所有书都不会白读,漫漫人生路,所读的每一个字终究会化成某种力量反馈自己身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立足于以后的人生路。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感恩,其实需要感恩的也包括我们。感恩我们有如此可爱的孩子,是他们让我们的人生完整,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每天的起早贪努力奋斗有价值。孩子的成长路,于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成长。我对我孩子们说,做人要善良,要豁达,有爱心,好的成绩固然重要,健全的人格才是根本,不要斤斤计较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漫漫求学路,读大量的书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慢慢拓宽我们的人生道路。
朋友们,让我们跟孩子一起读书吧,同时欣赏我们的孩子,不仅欣赏他的优点,也包容他的缺点,用爱和耐心弥补孩子身上的不足,在有限的年华里尽可能的陪伴,给他们足够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慢慢强大起来,等他们独自闯入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更加游刃有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教诲不是空穴来风,那是经验的凝结,智慧的体现,让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