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严格来说这是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反思,或者说我原本的目的是这样。不过也不可能一篇文章就写全面,我没有那么深的思想建树,也没有这么高的文字功底。不介意的话,也可以当成是关于取舍的思想总结,希望给你一些启发。
(一)Give me some shunshine
家庭教育,最早的触动点,是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透过几个学生的背景,家庭教育可见一斑。最难忘的一个是Joy。课题交不上去,自己的设计校长看都不看一眼就被视为“无用的东西”,被校长延迟毕业,加上“村里第一个工程师”今年不能毕业的消息被父亲知道后,他选择了自杀。
他自杀的第二个镜头是一双垂下的双脚和一面墙上被模糊的“I QUIT”。我自行脑补,在校长和其父的电话之后,曾经中风过的老父亲也许再次遭受了不小的打击,或许他也加入了校长的阵营,反对儿子做无用的研究。或许导致Joy最终结局的,不完全是校长的高压与顽固,还有他内心对父亲无与伦比的内疚和对短时间内完成研究的焦虑。
内疚和焦虑,就是“我不应该这样,但我又能怎么样”的注解,不能达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只好让自己归于无知无识。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anna grow up once again,这歌词,不知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毁人一旦的,不过一句”无路可走“。
电影里并没有更多细节,都是我脑补的,我这样脑补,是基于自己的经历。
25岁之前,我只感觉到压力无处不在,不得喘息的感觉如影随形,但从来没有反思,哪里不对。感觉不到有问题,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自然更谈不上哪里要改正或改进。直到某天,我自己在医院徘徊时接到父母的电话,他们要我做一件当时我根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那一刻在异乡,我突然意识到这世上还有一个”自己“,它需要滋养,渴望”重新活过“。
这只是萌芽,只是觉得完全遵照别人的意愿来,我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们不对,并没有觉得自己开始有自己的意愿是一件快活的事情。甚至一度还因此产生“情绪的情绪”,认为自己这样想太自私了,自私到能不顾父母感受的境地。
看电影的时候,有人说Joy之死都怪校长,我就说了自己的看法。当我意识到这些完全是自行脑补的之后,自己把自己惊到了。当时自己处于人生进退两难的境地,可以说是转折之中,但看完这个电影也没能达到”醍醐灌顶,突然有了方向“的效果。回过头来想,并不是电影”法力“不够,而是,实际上,任何时候,人都不可能依靠一点”意外“就反转人生,能这么干的人,在遇到”意外“之前就预备好了反转人生的能力。
那些所谓的意外,不过刚好是遇到的人特别看重的事而已,如果他们在此之前没有相关的基础,意外也许并没有那么特别,能被赋予那么大的能量,对其人生起到助推作用。比如,Joy不可能直到毕业才被校长如此高压压迫。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如果骆驼没那么虚弱,也不会因为最后加上的那根稻草丧命。
Give me some sunshine后面还有一句Give me some rain,人生也许就应该跟天气一样,好的坏的,都可以来一点,但不要一直好或者一直坏,这对人产生弹性没有好处。
(二)关于家庭教育
最近看家庭教育的书比较多,相比自己父母两眼一抹黑的养育,我很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获取信息相对容易得多的时代。已经记不太清楚在孩子出生以前是怎么找到手上的这些书的,只知道不能让孩子跟我一样,受到不好的教育。能够反思,已经难能可贵,如果这点可贵碰到了坏老师,那就太不幸了。
家庭教育的书藉,国外的偏研究,倚重心理理论和实验数据多一些。国内的,根据国外既成系统及理论,描写细节或举例以验证理论的多一些。这两者其实没有好坏或者高下之分,看做父母的怎么选择而已,以市场眼光来看,有需求就存在。我曾经试过看很多本实操性的书,还是找不到女儿豆豆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在一本读起来很不顺畅的理论书中找到了答案。正如朱雀所说,妈妈们带孩子很累了,所以国内实操性强的书出得多一点,这样她们就可以翻看实例去解决问题,不必再伤脑筋。
长久以来,大部分父母相信对一个人造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遗传,所以才有对”跃龙门“的高期待和能”提升阶层“的高度自豪感。挺矛盾的对吧,一方面相信遗传,一方面因为”突破“遗传而极喜,因为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正因为有这种情况存在,所以人们又觉得,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环境。国内家庭教育被重视起来伴随着一个理念,父母是教育的主力,家庭教育环境由父母塑造。我深信于此,不过不仅于此。
先天和后天,都是影响人的因素,侧重于哪一点,都可能有失偏颇。遗传与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都有作用,这些作用的大小,因为不能做比较实验,无法取得某一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具体数据,从而只能从结果上来研究。对结果的研究就很有可能陷入意向性谬误。
比如,你觉得罗正宇是死于网贷,在手机中显示的就是证据;而我觉得他可能是死于自尊心过强而现实生活让他没有自尊,因为我侧重于一个细节,他给他妈打过一次无声的电话,然后我自然往下推理,因为奶奶的阻挠,母亲离婚后一次都没有得以见到儿子,童年缺乏母爱,自我无法完整成长。
我相信遗传的力量,因为基因在面貌上如此强大的能量,肉眼可见。但我也相信环境的力量,相信后天通过行为和观念的植入,能与基因或者遗传中不好的那部分相抗衡。癌症,也是基因突变,既然医生可以治癌症,那么通过环境、通过后天努力,自然会有效果。相信,是意识能量,也是实际努力的力量来源。
(三)踩过的坑
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所以有了豆豆以后,自然为此做了很多准备。蒙特梭利说孩子需要爱和自由,自然可以发展自我,所以我对孩子的行为只有一个准则,只要不伤及他人和自己,什么都可以做。所以她玩过火和刀、掉过厕所、吃过牛奶味的泡面。但是,我们在建立规则和训练财商这上面,还是受限于认知和眼界,并没有很好的引导她,并因此在生活其他方面对她造成了困扰。
大概在她两岁左右,当时还是看的台湾引进的巧虎,里面有一集讲”一次只买一个“。机缘巧合,她听进去了,我们也这样做了,一直下来并没有发现不妥。所以在四岁以前,即使有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差不多十个直系血亲疼着,她一点也不娇惯。
改变来自弟弟的出生,虽然我们在此之前跟家人做过工作,也跟她提前打过预防针,并在行动上更加重视她几分,但好像是天生就有的直觉,她的表现有了贪婪的架式。对于可能失去的东西,就是特别在意。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这种恐惧要怎么去消除,仿佛只有更多的抓住眼前的东西,才能缓解紧张的情绪。于是,一次只买一个,这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开始一次次被打破。
我和她爸注意到了,也跟她理论过,她爸偶尔因为来去不便多买,我偶尔也心软多买,但是她一般只是试探、最多不高兴,但从不撒娇。这些都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我也不觉得有问题,随着孩子长大,欲求越多,我当是自然而已。
直到上了小学,给她钱去学校买东西,她也不敢。直到有一次,她爷爷在酒后说,豆豆也不跟我撒娇,你看人家的孙女,十多岁了跟爷爷撒娇,多亲近。我才发现,豆豆几乎从来不勉强我们做任何事,跟她相处,我没有感觉过不舒适,原来,是不是因为她不会撒娇?是不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撒过娇?
我开始反思,如果这是个问题,那么就是我的问题。因为我没有给她撒娇的机会,因为我从来没有使用这个技能,所以即使她有过这样的意向,也没有发挥的空间。那么,我呢,是对照书本,完全照搬吧?然后,得到了一个好像从来不会撒娇的孩子。她会默默地哭,只因为不敢,只因为知道她的爸爸妈妈,从来都是执行规则。
我决定放弃这个某些原则,比如,只听她的意愿,不提供可选项;比如规定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能破例。然后,这几次出去我会给她自己选择的机会,并在她只选老三样的时候告诉她,妈妈最近想换换口味了,能不能选点其他的?
增加选项,让选择面再广一点,人都会更欢快一些的。她似乎开始懂我的话外音了,只是还没有放得很开。她有一次性坐4遍摇摇车的经历,有一次性抓5次糖果或娃娃的经历,这都是近两个月发生的事。
当然,我知道她还是有压力的,她会在玩之前请示我,得到我的允许才去。最近一次她自己去游乐园玩,虽然全程我都不在边上,但是我偷看到她在开心地玩过某个项目之后,数游戏币时紧锁的眉头。这至少是在提醒我,她并没有去除自己做某事的外力。我,和她,还需要努力。
(四)Plan B
我想勉强迁移这些育儿理念,来讲一些底层逻辑。
与孩子订立规则的时候,不能太死板,比如一次只买一个,这总会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被打破。可以设定更灵活的规则,比如,按计划单上采购,当然,计划单的制定就会有另外的规则了。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呢,就是做事时都预定PlanB,就算你没有完整的Plan B,也可像电影《侠盗联盟》里那样随机应变就是了。
Joy可以有个Plan B,完成学校要求的课题,课题之外再做自己的研究,哪怕是毕业之后再做也可以。被校长否定之后,也一样可以重头再做,个体的以死相抗,并没有对校长形成”改变观念“的作用。校长最终的改变来自他的女儿,来自他的外孙,当然,Joy之死或许也是其中的”一日之寒“。只是这种作用,较之付出的代价,太过于惨重。
Plan B即使不存在,也要立在那里,让自己知道还有其他选择。遗传是不可更改,我们不可能回到生命最初的形态去选择父母,选择我们成长的初始条件,但还有成长,伴随着N多随机变化的成长,是我们可以计划的Plan B。
你要换工作?你要放弃一段亲密关系?你要改变交友策略?你要辍学去完成心中的梦想?……都可以,这是你的选择。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为另一个值得的开始而放弃,so cool。
心中永存Plan B,相信只要活着,就有选择,永远不要说放弃(尤其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