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观察强调的是现象学的描述,除了中性的,不加评判以外,比如说只要你看到可能,好像,这都是加了自己的一些评判和猜测的。
在进行专业性描述时很重要的就是描述婴儿的依恋行为和探索行为。只要是跟吃喝拉撒睡有关系的就是他的依恋行为。探索行为就是跟创造性思维有关系的。比如玩游戏,搭积木,只要是他想跟周围环境发生链接而不是待在自己一个人那,他都是一个探索行为。一般来说,越大的孩子探索行为越多,越安全的孩子,探索行为越多。除了要描述依恋行为和探索行为,第三个要描述的是分离现象。分离现象就是指婴儿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熟悉的人,他有没有反应。比如有的会哭闹,有的是从探索行为转向依恋行为。
五六个月末尾阶段,婴儿从共生期进入孵化期,孵化就是破壳,与共生期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于他觉得自己是个体,并且准备好要开始离开母亲了。第一个标志就是他允许陌生人来抱自己。
第一个心理组织是没有组织。就是在第一个月时,没有心理结构组织,我们叫做前心理期。
第一心理组织形成:2~6个月,共生期。我和你,他可以对外界微笑了。
第二心理组织:有拒绝行为出现。开始有他的自我,不仅能区别我和你,我还有我自己的想。
他人在场时候的孤独:当一个孩子很安静的时候是他内心中在发展思维的时期。
过渡性客体:跟妈妈有关系,能够唤起他对妈妈印象的东西。
三月的微笑是他的心理组织开始识别我和你,但并不清楚除了妈妈以外的其他的你有什么区别,对陌生人一律报以微笑。微笑是有意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
八月的哭泣是能辨识人了,这是第二心理组织的出现,就是他开始识别陌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