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常规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光:普通检查,可以提供基本信息,如有无颈椎曲度变化、椎间隙狭窄、骨赘、稳定性等。
MRI:可以直接看到脊髓、神经根、血管受压的情况,以及脊髓有没有变性。
CT:可以提供颈椎所有骨质形态结构的细节信息,作为核磁共振(MRI)的补充。
2、既往史及基本资料的收集、诊断疾病,出具康复会诊单
二、康复评定
1、视诊:自然站立位下前、后、侧方姿势评估,步态等
2、触诊:压痛点、脊椎基本形态等
3、VAS疼痛评估:疼痛的性质和分级
4、运动功能评定:ROM、受累肌肉肌力、肌张力等
5、感觉功能检查
5、特殊物理检查:
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前屈旋颈试验、屈颈试验、伸颈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等
三、中医评估
“四诊”、“八纲”理论是了解病情、分析病情、确定治疗方针的诊断原则。
1、望诊:
观察头颈部,注意头颈部有无姿势失态及颈部各方向活动度是否正常。再次要望上、下肢伸屈、内收、外展、内外旋的功能,最后要视四肢肌肉有无萎缩情况。
2、问诊:
首先问有无急、慢性颈肩部的外伤史,是否长期低头、仰头或偏颈姿势工作。首先区分外伤型和非外伤型颈椎病。其次间征象出现的时间,病史长者多为虚证。再次问其主要症状和气候的变化关系,最后问治疗过程和结果,方能时行颈椎病的治疗。
3、闻诊:
主要听病人的语言、呼吸、喘息声。通过病人的语言、呼吸变化,鉴别病症的表里、虚实、寒热。
4、切诊:
在诊断本病中,摸诊是重要的方法。《正骨心法要旨》中指出:“摸者用手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等。《理伤续断秘方》说:“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存细拈捺忖度使见概”。通过医生的手对颈、肩、四肢的认真触摸,可帮助了解颈椎有无损伤、错位,肌肉有无拘紧、萎缩等。
四、康复治疗流程
肩颈部的康复训练前期应以恢复颈肩部关节正常对位对线为基础、继而调整颈肩部周围互为拮抗肌群功能的平衡性、最后对颈部深浅肌群进行运动控制再训练,使病患从根本上缓解症状并能长期维持治疗效果。
(一)调整颈肩部周围互为拮抗肌群功能的平衡性: (30min)
1、中医:针灸、推拿、艾灸等
2、理疗:热敷红外线、低中频治疗、冲击波、整脊枪等
3、康复:牵伸手法、基于筋膜链理论的按摩手法
(二)恢复肩颈部关节正常对位对线: (15min)
手法整复:中医正骨、美式整脊、AKA关节松动术
(三)肩颈部深浅层肌群进行运动控制再训练: (45min)
1、牵伸训练
(1)颈侧后方肌群牵伸(2)颈后部肌群牵伸(3)颈两侧肌群牵伸(4)颈前部肌群牵伸
2、活动度训练
(1)旋臂转头 (2)交叉旋臂转头 (3)转头反向推臂
3、肌力训练
(1)缩下巴 (2)抱头后伸 (3)颈部各方向静力性抗阻 :前后、左右、交叉对角
4、红绳悬吊训练系统
5、基于AKA和PNF的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手法
6、肩颈部保健体操:可利用哑铃、弹力带等
7、等速运动功能测定及训练
8、肌效贴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