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谁不说家乡美?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学习抒情,我们就描写家乡之美,抒发热爱之情。课堂上,我们一起想起家乡的种种风景、物产、风俗;我们读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读琦君的《春酒》,学习描写美食的方法;我们读舒婷的《致橡树》,学习用修辞手法写出漂亮的句子;我们读李白的《登太白峰》,想着写太白山可以引用;也尝试着改写学过的课文中的好句子,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对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试着写出漂亮的句子,文采飞扬。同学们真正写出来的,比讲的那些还要好,因为最重要的是“情动于中”,心中有真正的深沉的热爱,就那样细细写来,情感自然流露,文笔自然飞扬。
家乡的渭河
七年级(15)班 杜翊冉
经过春风,走过夏花,漫过秋叶,望过冬雪,又是一个四季的轮回。我见证了渭河的四季,渭河的美,渭河的成长。这是渭河——我家乡的渭河。
我家住在石鼓山附近,每天上下学途中,一抬眼,就能瞧见渭河。对于我来说,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最爱的是秋天的渭河。夕阳西下,河流沐浴在余晖的晚霞中,晚晚徐徐,抚过河面,泛起阵阵银纹,拂送来周边草木的清香。云边昏黄,像打翻在天幕上的浊黄酒渍,云絮飘动,只见残阳如血,霞云似火,映在那明镜里,给渭河镀上柔和的胭脂红色,就像置身于轻纱般的美梦。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我的家乡,这里有最美的景,我又用与平常一眼扫过的眼光不同的去细细打量着渭河美景。我想起书中的一句话与之无比契合:“夕阳吻地的轻响,划分了白天与黑夜,于是投林的倦鸟,也便如诗人分手焚烧的诗稿,载着夕阳的殷殷血焰归去了。”
终于,夕阳沉沉睡去了。
夜里的河仿佛凝固了一般,好似静止完全不动了。我漫无目的的想:你也会有令其魂牵梦萦的故土吗?你也会卷挟着那样多人的乡愁,缓缓东流而逝吗?你装饰了别人的窗子,谁又来装饰你的梦呢?华灯至上,你也会被闹得收不了眼吗?映着明月,你也会彻夜难眠吗……长夜漫漫,我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那是一年夏天,父母带着我坐在渭河河畔。水一点点的漫过我的双手,带给我阵阵清凉,我听见近处父母的小声私语,我听见远方水鸟的啼鸣,水波抚岸的歌声,闲草的只言片语,感受着迎面而来的风。妈妈忽的朝我望过来,唤我过去,我看到了她的眼睛。我听说过一个实验,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他最亲的人对视时,不到十秒就会流下泪来,为眼眶是撑不住眼里的深情的,我们一起坐在堤坝侧畔,她刮我的鼻子,又作势要点我的额头,我假装朝一边倒下,笑得见牙不见眼。河水依旧静静流淌,像时间那不可挽回的光阴与童年。
“一切都将就此流逝”。
这是河,渭河,我家乡的渭河。我们互相见证对方的成长。
我爱我家乡的渭河。
家乡的老鼠
七年级(15)班 崔馨元
家乡的老鼠,跟外地的基本一样讨厌,一样贪嘴。草丛中嬉戏着,冷不丁窜出一只,从此再也不敢去那了。厨房里的炊烟正宁静的往天上飘去,又忽然一声尖叫,于是姨妈的手里又多了一只死老鼠。老鼠虽吓人,但和蜘蛛相比,还是蛮有趣的。
人人都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我们家乡里的老鼠也会带来好运给我。
一天清晨,阁楼里蹿下一只大老鼠,我在受惊吓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捉它。它一路跑,我一路追,它却忽地钻进田埂旁的水管里了。追不上,只好作罢。一抬头,红透透的苹果正诱惑着我。我摘了一个尝尝,比城里买的红富士要甜好几倍!我摘了一兜,又摘了一帽子,心满意足地走了。
过年时老鼠更不消停。冬天很冷更能显出家的温暖,于是它们又躲在家里大吃大喝。我也经常跟没事人一样守着。有一次逮住一只,有一次冷不丁跑了,我苦苦寻觅,一直寻到院角落那间门房兼卧室兼仓库的地方,掀开旧炕席,有一窝的小老鼠呢!它们都还没长大,毛还未丰满,粉嫩嫩的肉使人顿生怜爱,我默默地放下了扫帚,端详起来,直到妈妈来寻我,我立马放下炕席,溜了出去,生怕让妈妈看到。寒假作业要写小动物,我便把老鼠写了进去,获得全校的“优秀假期作业奖”。我兴奋至极。
又一次回到家乡,我兴奋地跑进门房掀开炕席。奇怪?老鼠搬走了?门外传来奶奶的声音:“别看了,我都打死了。”我脑中嗡的一下,接下来的一个月没跟她说话。
又是一年秋天。我坐在门口吃西瓜,又一次看见老鼠往田野里蹿。我紧追过去,但没有拿任何东西。我跑进了一个金黄的、美丽的、梦幻的世界!一望无际的麦田就像一片大海,就像在梦中一样。风轻轻的吹动,金黄的麦浪涌过来,掀起了我的长发,在风中颤巍巍的。那虚影化成一头金色的鹿,在麦田里自由地驰骋着、飞翔着。老鼠让我看见了美好!真正的自然的美好!
从此以后,家乡的老鼠,我再也没打过。它们象征着甜蜜、幸福、安乐与美好。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翠矶山
七年级(15)班 刘辰宇
说起我的家乡太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知道那儿有太白山,还有包包菜!”唉,太白县是有包包菜,可太白山是太白的还是眉县的,我就不好说了。不过,翠矶山倒是有一个!且慢,听我细细道来……
家住南或北边的街上的人,早晨起来,可能看到的第一道风景就是翠矶山。远远望去,各色树木都在山中摇摆:一边是墨的发亮的松树和苍翠欲滴的核桃树,一边是随风摆动的翠柳和艳红的李子树………数不清,看也看不完。山脚下的炊烟正袅袅升起,也能依稀看见健身者的身影。山顶上是一座神秘的高塔,总能看见上面人在缓缓移动,每到这时,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浮上微笑,脑海里放电影一样的闪出了许多画面:
当我第一次登上了山顶,那时的我还很天真,追着林间的晨雾嬉戏着,树叶带着秋天收获的味道拂在我的脸上,落在我的脚边,想去捡却叫一阵风给刮走了,留下一脸好奇的我,望着树叶行动的方向。
十岁时,我和同学又一次登上了山顶。与以往不同的是,上山没有小时候那么艰难了,仅仅花费了一个小时就登顶了。盛夏的空气,似乎卷着热浪,随行的小狗热得“哈哧哈哧”地大口喘气。我们在欢笑着,又一次冲进了绿树成荫的山坡。
六年级暑假,我和同学又一次登上这座山,告别我们的小学生涯。翠矶山也许知道我要离开很久,破天荒的让我感受感上了一次云海!正如《山本》中的皂角树一样,皂角只为品德高尚的人而掉落,也许云海只为运气好的人而来。
说话间,只见一缕缕白烟从山谷间冒出,逐渐汇聚一起,向上翻滚,山下的楼房慢慢的模糊起来,一会就被云雾遮挡起来。山上的楼台亭宇也逐渐消失了,脚底下竟然被一层白色的“棉花”所铺盖,翠矶山只露出他那高昂的头颅,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太阳慢慢的从远处的山边露出了笑脸,远处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一眨眼,就出现了一个红点,渐渐变大变圆,在无垠的云海的衬托之下,那是相当的美。
最后鲜活的太阳跃出“海”面,阳光普照大地。山间的云雾也开始活跃起来,雪白的云团像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着,碰撞着,拥挤着。只是没有海的蔚蓝,没有海的惊天动地的呼啸,但它有海的浩瀚,有海的气势。太阳升起来了,一团团云雾也慢慢的化成一缕缕青烟,逐渐消失了。“阳光散去千山雾,大地真情色彩芳”最合适不过来!不知道这美景过后,多少个期待如约而至呢?下山前我摘下一朵花,也不知道花是何时悄悄绽放,等到了赏花人。摘花是自私的行为,拥有倒也合情合理!
云海,山岭,天空,谁是谁的缘!是云的不离不弃,还是山的依依不舍?到最后,这都只是这苍穹下的烟波浩渺,一处青山,看云卷云舒!
如今,我已与翠矶山一年未见,翠矶山!期待与你的再次相遇。
家乡的春节
七年级15班 程艾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小时候,最盼望的莫过于春节,除夕,初一,初二……各有各的玩意,各有各的花样。
成都的春节,十分热闹,特别是乡下。别的人家都是家人欢聚一桌,而我们这里却是几户人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除夕夜,欢乐从未停息过,大人们在厨房忙碌着,小孩最属悠闲了。大人们没空管,我们便拿着以前储存起来的零花钱去街上买爆竹,在家门前空地比比谁的摔炮更响,谁的窜天炮更高。玩累了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时而跑去厨房“偷”点食物,时而夺来手机打打游戏,不过这些要是被“猫”发现了,我们这些“小老鼠”可就插翅难飞喽。
成都的年夜饭并没有什么菜品的讲究,越丰盛越好,什么辣子鸡,红烧肉,土豆炖牛肉……既饱了眼福,又填了肚子。要放在平时,我肯定是几大碗还嫌不够,但现在几乎没有人认真吃饭,小孩们要给大人拜年,这既令我欢喜,又让我烦恼。欢喜是因为给大人们拜完年后可以收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红包,存在自己的存钱罐里,一晚上的收获甚多啊!不过拜年也是需要文采的,面对桌上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舅舅舅妈……每个人拜过去,这让本就词穷的我雪上加霜,不过面对金钱的诱惑,我无能为力,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年夜饭后,大家聚在一起看春晚,大人们全神贯注的看着,而小孩却坐不住了,只想着放烟花,毕竟存了那么多在那,不全部放完怎么甘心。一晚上几乎没有人睡觉,除了很小的小孩,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起之时,大家全部动身,到各自家门口放烟花庆祝新年的到来,全城刹那间灯火通明,鞭炮声震耳欲聋,大家开心地笑着,闹着。放完后仍意犹未尽,总要闹腾着一两个小时后才入睡。
大年初一的早上全城十分安静,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除夕夜是热闹的,初一早上是寂静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童年总是令人怀念,故乡的春节总是让人难以忘怀,总有一段时光悄悄过去然后永远怀念。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无法在时间的洪流中止步不前,我怀念故乡,怀念童年,那些美好回忆温暖着我所有的日子。
家乡的院子
七年级(15)班 白鹤翔
我的家乡,在乔山脚下,舍利塔旁,扶风县天度镇云家岭。那里有我童年的乐趣。
我的家乡,有泥土铺成的小路,十几户人家就是一个村子,每逢中午,袅袅炊烟从各家各户屋顶上升起。这时,就到了我的“快乐时光”。厨房灶台用砖搭成,阴暗的灶房里最大的东西,就是这口大锅。每每看到这口大黑锅,我就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西游记》,妖怪们不会是拿这口锅蒸唐僧的吧!而这间灶房里最让我喜爱的,就是这充满回忆的风箱了!坐在小板凳上,身后是如小山丘般高大的柴火堆,一边用木棍拨弄着火堆,一边拉着风箱,常常是奶奶喊着:“可以了!不要拉了!”,可我却拉的不亦乐乎,不愿停下。虽然我不常回老家,但那门上成串的玉米、辣椒,砖头搭成的灶台,硕大无朋的铁锅,“吱扭吱扭”的压面机,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爷爷种的各种果树,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靠近堂屋有两颗核桃树,以前我总拿着长竹竿,前面绑着钩子,构住核桃一扭,核桃便啪啪落地;一踩,核桃便脱掉了它绿色的外衣,露出有些黑乎乎的身体。我和妈妈一起夹核桃,吃完嫩嫩的鲜核桃,呀!满手乌黑洗不掉了!还有那黄澄澄的柿子、红彤彤的苹果、紫盈盈的葡萄,都是我心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这两天,老家的院子在翻修,土院子变成了水泥地,墙上贴上了瓷砖,廊道的墙壁上镶嵌了喜庆的画……
那个给我带来无限回忆与乐趣的旧院子,我会一直珍藏在内心深处;而这个即将建成的新院子,我一直在憧憬着它带来的美好生活。
家乡的夜景
七年级15班 廖悦雯
家乡是我们的根,我们未必会在哪儿成长,但最初的种子一定深埋在哪儿。
家乡是祖祖辈辈都在的地方,无论我在哪儿,身上都有她的印记。五彩的灯光,变幻多姿的喷泉都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家乡。我想那小城的夜晚,人不算多,有不同的彩灯,挂在廊桥上。廊桥下,是我挚爱的音乐喷泉。
我看到的湖面,总是带着波纹的。白日里,总有些无所畏惧的鸭子在水中嬉戏。到了夜里,华灯初升,人头攒动,湖面泛起圈圈涟漪。喷泉的音乐是柔和的,和我的心一般产生共鸣,我看着喷泉的时候,心里满是欢喜。柔和的音乐总是那么惬意,独属它的惬意。当音乐激昂起来,水也来了兴致,它们彼此呼唤,在偌大的舞台中热舞。不管不顾,不在意他人,水也将自己的感情注入舞中,注入到家乡的底部。那样的感情强烈,势不可挡,像黄河之水般波涛汹涌,心不受控制,毕竟是家乡啊。有多少人渴望回到的地方。
音乐从未停歇,喷泉也不会停止,它们是水的孩子。它们舞姿曼妙,为自己的力量向人们尽情展示。让人们爱上这里,爱上家乡,是它们的骄傲。人,多极了,喷泉也到了高潮,一个接一个水柱喷涌而起,绚丽多彩的灯光相辉映地照在了水柱上,人们情不自禁用手中的手机记录下这一切。不!我不用!我会用我的双眼,我的大脑记录每一个细节,我不用电子设备,我的心早已和它连在一起,不用过于刻意,我和它本是一体。
音乐渐弱,喷泉也柔了下来,这是它们柔情的赞颂,我欣赏这柔情,我欣赏即澎湃又温柔的爱,我想和它们一样。喷泉即将结束,不,这不是结束,这是永恒的。人群开始离开,我不走,我想看看它,看看平平无奇的水,载着我多少乡愁?今日的喷泉停了还有明日,可我呢?看了今天的明天呢?我知道它们都一样,但怎么也看不够。
回家乡的时间愈发的少了,我想念她,我只能在心里想念她。家乡的水是甜的,风是柔的,人都是亲切的,我很少再看到她,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思念!是,日暮相关和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绪。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悲伤。
家乡有一根藤蔓,牵制着我的心,我在哪儿,都挂念着她
家乡的面
七年级(15)班 苏靖轩
我的家乡-陕西宝鸡。我们这里的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所以我是吃着各式各样的面食长大的孩子。比如水围城,饺子,羊肉泡馍,馒头,包子,各类饼等等。但是我最喜爱的还是我们陕西的面条。
从记事起我就吃面条了,这也是受一个爱吃面父亲的影响。我也同样对面条情有独钟。不过,我只喜欢陕西的面条。记得在成都和三亚旅游,我吃过他们当地的面条,味道和我们家乡的完全不同。
陕西的面条花样繁多。我最喜欢的是“一口香”,俗称臊子面,因为一小碗真的几乎只有一口,也因此得名。这种面条是汤的,酸辣香的汤汁与豆腐、木耳、鸡蛋、金针、蒜苗等碎菜搭配,一口面塞进嘴里,无须咀嚼,入口即化,一吸溜就自动从嗓子眼里往胃里跑,你想把它在嘴里多挽留一会儿都不成,要我说简直是绝美!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哨子面馆,那就去吃“削斤”也是不错的选择。陕西削斤面馆多如牛毛,随便找一家进去即可吃得一碗美味佳肴。削斤面差不多有小孩子的手指粗细,煮熟后放盐醋辣子油,配哨子和碎菜干拌,劲道又爽滑。
拉条子煮出来,葱姜蒜盖面,热油一发,“油泼面”登场了!还没上桌你就会被吸引,因为它的香味真的会激发人的味蕾。哪怕你不饿,闻见你也会忍不住咽口水,一旦吃过你一定会爱上他!
如果你是一个干饭人,可一定得试下“裤带面”,它可是陕西八大怪之一,“面条像裤带”说得就是它,它也是陕西的元老级面食了。裤带面又宽又粗,特别劲道,你得使劲拽拉才能送到嘴里,不过你不用担心他会断,因为他塞进嘴里也得嚼半天呢。
我知道,对于面食我还了解到的很少,毕竟面食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不过我一定会一直吃下去!如今,面食已成为我生活中的必需品了,它绝对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的财富了。故乡,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我寄托情感财富的地方。我想,任何人都应记住故乡和故乡的风俗,不然精神可就太贫乏了!
家乡的春节
七年级15班 张皓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一年的春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时候。
腊月二十三称为“小年”,这一天是要祭灶的。一家人一大早就开始整理收拾家里的东西,需要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就连大门口都不放过。我老家有一个很大的庭院和门口,大人们就把水管插上,把庭院和到门口的角角落落都用水冲洗了一遍。到晚上的时候,奶奶会给灶王面前放上一些糖果和干粮,听奶奶说,这样做是为了灶王能到玉帝面前多说点好话,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的!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在这之前,家里的卫生已彻底打扫干净,这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去赶年集了。买上几十斤猪肉和各种菜品,还买了一大袋子可爱的小馒头,只有快过年的时候才有这种小馒头,很好吃的!当然,还不能忘了买春联。刚好,在街边碰上舅舅的好朋友在卖对联,本打算在他跟前买幅对联,只听他对舅舅说:“你的字写的那么好,自己写一幅吧!”舅舅谦虚地笑了一下,就提起了大毛笔一口气写了一幅字体优美的对联。今天可算是大开眼界,舅舅的毛笔字写的可真好!围观的人很多,有的人想让舅舅给他们写,舅舅都拒绝了,然后我们拿上自己的春联离开了。
三十的那天晚上才是真的热闹。全家人一起忙着做饭,就连小狗也跟着跑出跑进,不亦乐乎!包饺子的包饺子,做年夜饭的做年夜饭,每一个人好像都不累似的,脸上带着笑容,有说有笑。饭做好之后,一家人团聚一起看着春晚,吃着丰盛的年夜饭。饭后,在春晚的陪同下大人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而我们小孩则在一起打牌。到了十二点跨年钟声敲响时,长辈们就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大年三十有守岁的习俗,这一晚上几乎没有人睡觉。
初一到初五,我们都会去玩。有的平时不开的庙这时也开门了,人们来来往往,烧香拜佛,祈求平安!街边摆满了各种年货,烟花爆竹、应有尽有,大红灯笼,中国结,各种各样 ……这种喜庆的气氛唯有过年才能看到!
临近正月十五,已到春节的尾声,小孩子们根本没有心思吃元宵,都去攀比谁的花灯好看,每一个人都会提着一个心爱的与众不同灯笼。
在这之后,春节就算过完了。孩子们去上学,家长们去上班,农民们又回到了田地里。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春节,我过的每一个春节都在这里。
家乡的肉夹馍
七年级15班 冯子轩
我的家乡有许多美味,红油直冒的臊子面,清香温暖的泡馍......而我最爱肉夹馍。
清晨,东升的旭日还没来得及趋散晨雾,乡下的人们开始忙碌的生活。市场的屋顶还没有修葺,浊水顺着水管淌下,市场上小贩叫卖的嗦亮的声响,从嘈杂的人声中撕开裂缝。在个不起眼的角落,有家店铺里的肉香气飘入鼻中,这便是肉夹馍了。
忆起那店铺,小得挤人,桌椅却十分整齐,就连窗台也擦的发亮。店里的阿姨说着地道的陕西话,通红的面颊上挂着热情地笑容。人们接过一个肉夹馍,吹着肉散发的热气,咬口肉夹馍,热油会从嘴角流出,肉的香腻在唇齿中荡漾,“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白馍的丝丝清甜也是这道美食的点晴之笔。这时,任谁都会挂着满足地笑容。这,就足够。
我儿时,经常在没人时,偷看制作过程,那阿姨似是习惯了,任由我“观赏”。不管看见多少次,不管是多长时间,我都乐此不疲。
肉都在汁水中卤着,揭开铁锅盖,浓雾疯狂的向上涌。把馍热好,倒出肉块,铁刀邦邦地敲碎又撒上几勺肉汁,香腻、香腻。
连道几声谢,“嘶”烫手但从不恼,好似烫热的肉进入腹中的热浪,卷走了阴霾。现在,肉价疯长,一个肉夹馍的身价几倍的向上翻。在喧闹的城市中,在明净的餐厅里,窗明几净,只为吃上一口热乎乎的肉夹馍,机器的叫号声接连不断。
馍还是那个膜,肉还是猪肉。为什么空落落的?又为什么没有了那份味道?
或许,这就是家乡独有的味道。我爱故乡的肉夹馍。
家乡的陶罐
七年级15班 乔冠杰
陶器是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那些“蛋壳陶”、“唐三彩”更象征着中华的文化艺术,但那些如冰如玉,类雪似银的陶器在我的家乡是用装东西的。
每年秋季时节,收获的成千上吨的玉米售卖完后,剩下的,人们就用事先备好的陶罐装起来,一装就是好几大罐,这些罐十分漂亮、结实,还防潮,玉米一直能完好的储存到第二年。
故乡的陶罐还可以用来装水。原来的时候,村口只有一口井,人们都来这口井挑水,为了使用的方便,有的人就用陶罐把水储存起来,渐渐村里人都用这种方式来储存水,方便了全村人的生活。现在,村里已经有了自来水管,可人们还保持着原来的习惯,用陶罐装水。
以前,冬天村里人是不种菜的,因为成活机会太小。因此人们都在秋天的时候用新鲜的白菜来腌制咸菜,储存到陶罐中。人们也把秋天的柿子进行加工,做成鲜美的柿饼,储存到陶罐中。到了过年时,村里人还用陶罐来装酒,让酒味挥发的更浓、更香,客人来了必要喝上几杯,言笑欢谈和酒的浓香酝酿成一片欢乐的海洋,让人陶醉。
这是家乡的陶罐,装着欢乐、装着丰收,我爱家乡的陶罐,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面皮
七年级(15)班 张兆星
如果我远在他乡,无法与这里的一切进行心灵上沟通时,一碗香辣的面皮就能牵起我对家乡的心。
当我被一碗面皮辣到鼻涕直流;辣到大汗长淌;辣到大口呼气;辣到语无伦次;甚至是打着嗝,还在大口吃着的时候就说明回到家乡了。在我看来,家乡的面皮无法被代替。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没见过“世面”的我,看到了别人端来一碗面皮,看见他吃的时候冒着汗,喘着气,还淌着鼻涕,我心里除了万丝好奇外,还有几分嘲笑之情。可当时打“死”我也不信,若干年后,我的吃像还不如他。
随后我就嚷着我也要来一份,那太诱人了,香味仿佛在勾引我的口水,终于我满怀激动的举起筷子,准备大快朵颐时,我试探性的夹起一根舔了一下,直接“劝退”了,我便边给舌头扇风,边离开了桌子。
但那也让我“杠”上了面皮,不断的尝试,让我很快接受了它,可是也放不下别处的面皮。一次去旅游,离乡几周的我像化身孙悟空一般使出火眼金睛,找到了一家卖面皮的,是路边摊,我也停下来准备享用。
可正当我想通过我的“老对手”找到回忆时,却发现味道不一样,可能人家的口味吧。但我仿佛在一瞬间心中涌起了思乡的浪花,不仅思念着家乡的面皮,还有家乡的高楼,甚至是家乡的一草一木。
单是一份普通的面皮就让我涌起对家乡的怀念,也许多少也体会到了“身在他乡为异客”的感情。
旅游回来后,我如几个月都没吃饭的流浪汉一般冲向面皮摊,老板二话不说,拿出我的专用“加大碗”。眼泪差点出来,我想那不仅仅是因为辣,还有熟悉的老板,熟悉的面皮和那熟悉的家乡!
此后我只要外出,就要带几份面皮,即使味道有细微的差别,也能从那多加的面皮和辣椒中搭起通往家乡的“桥梁”。
家乡的山岭
七年级15班 刘博文
家乡的岭与外面的十分相似,不过是山多一些,更绿一些罢了…… 但,这就是我深爱着它的地方,这里就是我最可爱的家乡——四川!
清晨,刚打开门,山岭们还在睡眠之中,体形也与天边有同一种黑的颜色,这时候的山看起来个个顶天立地,十分高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些山们也渐渐醒了过来,山岭们也不再像清晨的时候那么高大了。
正午时分,山们已经完全醒了,鸟叫声十分响亮,自由地
在这天地之间无忧无虑地飞翔。山岭们一个个精神焕发,像一个个健壮的青少年。这时候的山已经鲜活了过来。微风吹过山岭…山上的树们做出回应,阳光直射下来,使人有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的幻觉。阳光是暖暖的,微风是凉凉的,土地是湿润的,山岭是绿色的!
黄昏,山岭们就像一位位年老的人,身体深黄,山岭已经准备好时刻面临深夜的降临,第二天又是这样。
这些山岭每天都是一样的,每天又是不一样的!
春天,这些山岭十分美丽,像一个刚落地的娃娃,他生长着,山们一齐发着嫩绿色。在夜里,你只身一人走到山中去,你能听见生命的声音!这声音强有力,又温柔,让人十分不愿离去。
夏天,这些山岭十分快乐。像一个健壮的青年,他能带着我们走向远方,山们一齐发着深绿色,生命的迹象越来越有力!
秋天,这些山岭十分丰满,山下稻田金黄,山上树叶又黄又红又绿的。
我就喜欢这样的家乡,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我看来,这是最可爱的。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十分心动,怀念家乡,家乡的温柔永不会忘!我爱我这可爱的家乡!
家乡的银杏树
七年级(15)班 常轩豪
我的家乡在宝鸡,银杏树在这里算不上什么特别景观,但每一处有人的地方却总有那么几棵银杏树,也因为这样,它才引起了我的关注。
记得是上一年秋天的周末,无聊的我走在小区中,渴望找到一丝乐趣,转个弯,一个黄色头发的“巨人”出现在我的眼中,哦!不对,是一排,这一排银杏树,挺着腰,在风中摆着自己金黄色的头发,虽然它们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还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释放出全部的美丽。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走到那几棵银杏树的旁边,“呼——”一阵大风突然吹过,我下意识遮住了脸,当放下手时,我不禁赞叹了一声“哇,好美!”金黄的叶子们争先恐后的向地面涌来,有些叶子像欢快的孩子,每往下一点,都要翻一个跟头;有些叶子像奔赴战场的战士,直线落下,想要化作春泥来护花;还有些叶子像优雅的舞者,两个一起,跳着优美的华尔兹,缓缓落下。
站在金色雨中的我,渐渐回过神来,慢慢的弯下腰,像捧宝贝一样,捧起一片叶子,金色的身躯,叶脉清晰可见,它像金色的扇子,更像金色的伞,保护着它的美丽,大概是拿得太近的缘故吧,我竟闻到了一种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比初夏的紫丁香的气味更要叫人舒服。
金色的叶子在地上铺起了一片金色的区域,我踩在叶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美妙动听,这是它们在为下一批绿叶演奏欢歌……
临走前,我捡起一片最完整的银杏叶,轻轻加在书中,打算做成书签,替银杏树母亲留下她秋天最美的一刻。
说实话,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见过许许多多的银杏树,却从未见过比家乡银杏树更美丽的,估计,家乡的银杏树有家乡的故事,有家乡的韵味吧!
家乡的山
七年级15班 成英杰
我的家乡甘肃,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那里的人是,那里的山也是。
家乡的山中,最有名的无疑是麦积山了。它其实并不高,山上也没有什么树木,它宛如一块石头卧在绿草上,显得那么亮眼。它身上,刻着一个又一个的雕像,有的慈悲,有的愤怒,而它,却没有语音,没有表情来表达,只能在心里坚强的怒吼:时间你休想带走我们!它承载了千年以前的文化,带着它身上的那一尊尊佛像,经历风雨。
有的山有名字,有的山却没有,而我的家乡,就在这么一座籍籍无名的山上。它没有麦积山的文化,没有华山的险峻。它的样子也算不上好看,甚至,没有旁边的山那样层林尽染。它就是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可谁曾想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繁衍生息出了一个村庄。每年我回到家乡的时候,村民们就非常的热情,嘘寒问暖的。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我们的家乡,就养出了这样一个个热情而可爱的村庄。这里的人跟山一样厚重、淳朴、可爱。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人依靠着一座座物产丰富的山,从一户人家,变成如今这个村庄。我们在山上挖野菜、抓野鸡、种农物,发掘着这座山无与伦比的宝藏,多么庞大的财富啊!这一座座金山银山,是我的家乡变得美丽多彩。
纵使是多么美丽的山,都抵不过家乡的人眼中的这座青山美丽。可以说,没有这一座座 物产丰富的山,就没有甘肃,没有甘肃人,也正是这一座座山,从古至今就养育着我们,哪怕战火与天灾,也挡不住它磅礴的生命力。
这就是家乡的山,它不高也不大,却层峦起伏,生机勃勃,物产丰富。它没有上海的繁华,没有西安的古典,它有的只是山,可那些山,却养育了甘肃,养育了那里的所有!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辣椒
七年级15班 张子翾
我对辣椒的爱恋是无法用别的情感代替的 也许因为它代表了我的家乡吧 。
我幼年的时候,对家乡的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一种物产辣椒,尽管品尝过无数辣椒的品种,但最难忘的还是那家乡的味道
我在姥姥家住的时候,姥姥种了一株辣椒。长势旺盛,于是待到成熟之时把它摘下,洗净之后放入锅内翻炒。小时候的我真是受不了那个味道,满屋子浓烟弥漫,味道呛得人异常难受。但使我惊奇的是,老爷爷居然无无所动摇,还说这辣子还挺香,一会儿夹馍吃 。
辣子有好几种吃法,被当地人玩的花样百出,但是相较于那些花里胡哨的辣椒品种做出来的油泼辣子,我家乡的辣椒做出来的也毫不逊色,那明亮的光泽,辣油的香味把那位提现的淋漓尽致,一口辣满口香,它不像四川辣椒的后劲儿大,也不像市场上卖的大辣子一样淡,只是单纯的香,吃上一口就能让人回味无穷 。
当地人一提起辣椒,就在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起另一种美味——面。他算是美味吗?并不是,但把他的好伙伴请来就迥乎不同了
辣子配面,最原始的吃法,面少不了辣子的衬托,白里泛红光,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吃它一个痛快。在乡下人家吃面的时候,尤其不忘挖几勺辣子。这是以前乡下人家的写真实写照 。
辣子鸡,人人都知道的一道菜品,它也一样少不了辣子的衬托,过年的时候,姥爷每次都要亲自下厨做他最引以为傲的辣子鸡 ,朴实无华做法,但藏着几十年来的经验,打火,放辣椒,炖鸡,一气呵成 ,几乎全家人年年都要吃辣子鸡。
现在姥姥年事已高,姥爷一样只能离开他心爱的灶台,家乡的味道也难以找寻了,但我对家乡的爱恋仍是不会改变的,我爱我家乡的辣椒!我爱我的家乡 !